文档详情

2015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精讲精练世界史 专题09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师版).doc

发布:2015-07-31约5.8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精讲精练世界史 专题09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教师版) 【考纲要求】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考情分析】 本专题是世界现代史中的主体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区。从考查题型上看,近几年考查的多数是选择题,非选择题较少。从内容上看,各个知识点均有涉及,分布较为零散。 2013年的高考本专题仍是考查的重点知识之一。从考查题型看,可能仍以选择题为主,但不排除出主观题的可能性。要注意本部分知识与经济史联系出题。从考查内容看,应特别注意美苏关系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和影响。从文综的角度看,要注意本专题知识与当今世界的地区热点问题相联系进行命题。 【知识结构】 【高频考点整合】 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的形成 2.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美苏激烈对抗,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2)两强长期处于均势,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感悟高考】 1.(2012·大纲全国高考)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两个德国分立 C.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二战后,西欧各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来恢复经济、对抗苏联。 ②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③西欧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 (2)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促进了多极化趋势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 ①美国扶植 ②重视科技与教育 ③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④进行民主化改革 (2)结果 ①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③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民族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主张团结合作。 (2)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 考点三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 (1)标志: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2)影响:两极格局和雅尔塔体系结束。 【易混易错】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崩溃,但不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根源,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腾飞、第三世界经济发展迅速,这些都是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重要因素 2.多极化趋势加强 (1)表现 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②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加强,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③世界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影响 ①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感悟高考】 1.(2009·广东高考)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后两极世界变成了单极世界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课后精练】 一、选择题 1.(2013·汕尾二模)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国接下来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发动“冷战” C.发动朝鲜战争 D.帮助建立“欧共体” 【考点定位】必修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冷战的序幕 2.(2013·临沂期中模拟)《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文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没有剧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