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史专题03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版)2.doc

发布:2016-05-22约3.5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史 专题03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版) 【考纲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 本专题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内涵、特点,传统文化有历史遗传性、发展变异性,又有现实性,所以高考命题可以考察某朝代、某阶段、某代表人物的思想,又可以考察某思想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中西思想比较,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选择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2012?石景山期末考】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 3.【2012·宁波八校联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4.【2012?九江一模】.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 A.苟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5.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  )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B.心学广泛传播 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 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人感应”学说 D.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解析】理学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这里的“理”应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7.《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8.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C 【解析】题中提到的西周时期的“封建”——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 9.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以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其(  ) A.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 C.主张男女平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 10.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 11.据报道,日本皇太子的独生女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之,人恒敬之”。说“仁者爱人”一句,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 A.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友爱 B.每个人都应爱别人 C.统治者应爱惜民力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1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A 【解析】这三位民主思想家其思想的共同主张都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上的要求,都共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儒家思想中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因而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二、非选择题(第1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