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总复习中的概念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
谈谈小学数学总复习中的概念复习
小学数学总复习,我认为它不是知识的重复讲解和单纯的补缺补差,而是通过复习,把教材中学过的各部分知识进行必要的概括、整理,使学生不仅巩固知识,而且能把学过的孤立、分散、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其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而达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因此,教师在复习前要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复习时要尽量剖析知识的分化点,把握学生学习知识的连接点,把外在的教材结构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只有这样,小学生在数学复习中才有判断的依据和推理的基础。为达到转化的目的,我个人认为在概念复习中应把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加强比较,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一、纵向梳理,串点成线
复习时可按照整数、小数、分数、数的整除、比和比例、几何图形的顺序将每一部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抓住主要的概念进行纵向梳理、中点成线,形成概念系统。
如“小数的分类”,可通过复习梳理如下:
①按整数部分是不是“0”来分,分为:
纯小数
小数
带小数
②按小数部分数位的多少来分,分为:
有限小数
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纯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
又如“数的整除”,复习时可抓住整除、约数、倍数、分解质因数等几个主要概念,在复习各概念定义的基础上,抓住各概念之间内涵的差异进行梳理,建立概念系统:
质数—质因数
约数 —公约数—最大约
整除 合数—分解质因数
自然数— 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短除法
整数 (0除外) 奇数
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偶数
……
再如复习“分数的认识”时,可将诸多概念之间的联系作如下梳理:
①分数的意义;
②分数的分类;
③分数的基本性质。
再用图表的形式进行整理如下:
分数的组成(分子、分母、分数线、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大不比较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真分数
按分子、分母的大小 整数
假分数
分数 带分数
常有分数(分子分母非0)
分数的分类 按分数的特点分 十进分数(小数)
特殊分数(百分数、成数)
约分(化简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分(进行分数加减法运用、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横向沟通,建立联系
数学概念一般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存在于复杂、有联系的概念系统之中。为深化、提高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时要注意揭示各概念之间的横向联系,做到求同存异、融会贯通,使知识网络化。
如“分数、除法和比”三者的联系非常密切,但亦有区别,在复习中只要将这“三个概念”进行横向比较,归纳成表,就很一目了然。
名称相同的部分区别点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是一个数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是一种运算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表示两个数相除关系从上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比是两种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俩个数的比、两个数相除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同时明确分数、除法和比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以及小数的性质,通过横向沟通,使它们统一起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后然形式变了,叙述也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相联系的。
又如在复习“正、反比例关系”时,可根据它们的意义,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整理归纳成下表:
名称相同点不同点特征关系式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k(一定)反比例关系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Xy=k(一定)为使学生比较清楚地理解正、反比例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还可以举出学生熟悉的相关联的3种量,如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让学生分别判断当其中的一种量一定时,另外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如:
成正比例关系
(一定)
速度 × 时间 = 路程
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