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现代诗二首(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3现代诗二首(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中的《现代诗二首》,包括《静夜思》和《村居》。本章节主要通过这两首现代诗,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韵味与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教学内容涵盖诗歌的朗读、理解、感悟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介绍。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通过《现代诗二首》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具体包括:1.语言建构与运用:使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和意象,提高对诗歌语言的感知与理解能力。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欣赏,发展想象力,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评价能力。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强文化自信。4.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审美情感,激发创造潜能,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静夜思》和《村居》两首现代诗。
②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和创作背景。
③学会欣赏现代诗歌的美,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审美情感。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②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和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性。
③能够将所学诗歌鉴赏方法应用到其他现代诗歌的阅读中,形成自己的鉴赏能力。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软件资源:诗歌朗诵软件、教学PPT、电子版教材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网络诗歌资源库、电子词典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诗歌创作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诗吗?有谁能够分享一下自己最喜欢的诗句?”
展示一些现代诗歌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现代诗的魅力。
简短介绍现代诗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现代诗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现代诗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历史背景。
过程:
讲解现代诗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特征和区别于传统诗歌的地方。
详细介绍现代诗的构成元素,如自由诗体、象征主义等。
3.现代诗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诗的特性和创作方法。
过程:
选择《静夜思》和《村居》两首诗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首诗的背景、意境和情感,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诗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以及这些元素如何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分享个人的阅读体验。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现代诗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诗歌的主题、情感分析等。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现代诗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现代诗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现代诗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方面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现代诗进行朗诵,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7.课后延伸(10分钟)
目标: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对现代诗的进一步探索。
过程: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现代诗作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介绍一些现代诗人的作品,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安排下一节课的内容,预告将要学习的现代诗作品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推荐阅读《现代诗选集》,收录了国内外多位现代诗人的经典作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诗的风格和特点。
-《现代诗歌鉴赏指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包括意象分析、情感理解等方面,有助于学生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现代诗创作技巧》,这本书适合对诗歌创作感兴趣的学生,它涵盖了现代诗的创作技巧和练习,鼓励学生动手尝试创作。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感兴趣的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