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行三学期制改革的思考.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12 (上旬刊) 科教前沿
高校推行三学期制改革的思考
邝小梅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207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7894 (2009)34- 001- 02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两学期制的弊端, 季两个长学时的学期,高校的教室、实验室、科研室等教育资源多出
思考了三学期制的创新之处,分析了中山大学的三学期改革方案, 现闲置现象,利用率普遍不高,造成资源浪费。
并提出高校推行三学期制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1.3 教师缺乏科研时间
关键词 两学期制 三学期制 高校 学期制改革 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必然要求教育者首先要
具备较高的研究能力。要使广大教师明确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加强
2009 年5 月中山大学公布了三学期制实施方案,定于2009 学 科研工作,既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科研兴教的重任之所系。
年度第一学期起全面推行。中山大学首开广东高校学期制度改革 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又
先河,其他兄弟院校纷纷表示观望中大推行三学期制改革的效果。 有赖于教师科研工作的深度开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素质和能力。
在此之前,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西南大学等校也先后推 现行两学期制中的课程一般贯穿整个学期甚至一学年,教学时
行了三学期制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对 间冗长,教师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分配到授课上,缺乏教学反思
三学期制趋之若鹜,实施三学期制能否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带来一 时间和科研时间,教师心理也产生多种冲突与压力。两学期制的弊
片晴天?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思考。 端使得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转向三学期制。三学期制,顾名思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两学期制度,将每学年分为春季 就是在原有的两学期基础上多加一个学期,亦即在春季学期和秋季
和秋季两学期,每个学期时长为20 周,在春季学期结束后有约为8 学期中间加多一个“短学期”。这样一种两个长学期,一个短学期的
周的暑假,秋季学期后则有约为4 周的寒假。冗长的学期给教学管 学期制模式成为三学期制。
理改革带来了许多问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制约了高等教育 2 三学期制的创新
的发展。 2.1 优化课程体系,着力调整课程结构
1 两学期制的弊端 课程设置是三学期制改革的核心。三学期制下,长学期的课程
1.1 学生自主选择性少 时间缩短,学校要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精简陈旧冗长的课
在传统的两学期制背景下,理论教学学期时间相对较长,基本 程内容,去除一些过时的科目。三学期制为学生提供更多根据个人
上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需要20 周的时间,对于现行的两学期制,许 成才的实际需要自主地跨校区、跨专业修读课程的机会。实行三学
多学生认为学校课程开设少、选课范围受限,难以选择或学习自己 期制不仅是学习时间安排上的加减改变,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全校不
想修学的课程。而冗长的课程时间也使学校无法根据学科发展和 同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公共选修课程得到集中安排,为大多数学
学生需求灵活安排学科前沿、符合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课程,学生学 生自主选课提供可能。此外,通过增设短学期,学校可进一步根据
习的内容与快速发展的学科知识脱节。此外,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 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增开如学科前沿性的“短”、“平”、“快”的专题
都要放在课程学习中,生活在“象牙塔”中进行纯理论学习,缺乏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