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doc

发布:2018-03-04约2.1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 三、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体会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难点:感受父子的亲情,并且能够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关心尊重别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危险,有些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却是我们人类无能为力的,地震就是其中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汶川地震的图片) ….有的….还有的….) (3)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男女声混合读,父亲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意思,可是却饱含着不同的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是啊!整整36小时啊!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挖着。这么长的时间相当于同学们上50多节课。然而父亲在这36小时里,只是做着一件事。那就——挖 同学们试想一下,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在这36小时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吃饭、睡觉、休息之类的 ?)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这句话不是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儿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是啊!以你的生活体验,在36个小时里,父亲应该吃饭、休息是吧?而父亲却一直在挖。点拨——挖。父亲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只能用自己的双手,想象一下在挖掘的过程中,父亲可能会挖到什么?(父亲可能把手划破了,即使是手破了,衣服破了,但父亲还在坚持的挖,不停地挖,挖得多么艰难啊!父亲这种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你为此而感动。还有吗—— 那现在为什么没人阻挡他?曾经有哪些人来阻挡他?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引读)人们以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有这样连续挖38个小时,但是我们知道这位父亲没有失常。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他在等着我!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为什么反复出现? 3、“为什么说父亲是了不起的?”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描写父亲的几个自然段,是怎样把父亲的了不起写出来的。 学生浏览课文交流(课文就是通过写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内心世界,体现父亲的了不起,这是这部分的主要表达特点。)(“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这几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4、 让我们看看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与其说这是父亲的肖像描写,还不如说这是给父亲照的照片。 三、拓展,感情升华 你还读过哪些有关父爱、母爱的文章? 播放音乐《假如爱有天意》让学生感受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 1、同样是父亲,他用自己坚实的身躯,背起刚从废墟中挖掘出来的儿子,艰难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目的只有一个:带儿子回家。 2、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面对生死离别的儿子,有什么话语能够表达他悲痛的心情呢! 3、多么可爱的小宝贝呀!可他不知道,就在她熟睡的时候,他的妈妈已经离他而去,留给他的只有一句话: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记得妈妈爱你!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没有经历着什么生死离别,就是这种生活的平凡和安逸,让我们常常忽略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一句“多穿衣服”的叮嘱,一句“吃慢点”的唠叨,一路“路上小心”的叮咛,都让我们感到温暖。同学们,“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也要“用心”去“关心”,用“爱”去回报“爱”。 四、作业 在生活中,我们也是无时无刻受到父母对我们细致入微的关爱,那么就让我们手中的笔,记录下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画面吧! 五、板书设计: ?????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 ?了不起 ??? ?父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