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几点思考.pdf

发布:2015-09-05约8.5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行政管理 热点聚焦              C PA CH NI E S E PUBL IC ADM NI ISTRA T ION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 几 点 思 考 丁先存  夏淑梅 [摘  要 ] 行政组织及其官员应对其行政行为承担责任 , 这是建设法治政府 、责任政府 、推进政治文明的 重要举措 。现行行政问责制度设计的缺失 , 需要通过加强问责体系 、异体问责 、正当程序建设 等措施不断完善 。 [关键词 ] 行政问责 ; 法治 ; 责任政府 ; 民主政治 ; 程序 [中图分类号 ] D 9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0 863 (2 006 ) 03 - 00 15 - 03   行政问责的兴起从实践的角度诠释了 “权为 善 , 公众参与 、社会舆论在推动对官员进行 “问 民所用 , 情为 民所系 , 利为民所谋 ”的深刻 内 责 ”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涵 , 对中国因袭多年的官场文化和官本位观念将 问责情节体现了由 “大事 问责 ”向 “小事 产生巨大的冲击 , 彰显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 问责 ”过渡的新特征 。当前 , 问责情节已开始注 一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趋势 重细节 , 强调 “小节 ”, 从 “大事问责 ”向 “小 随着问责制的不断推进与深入 , 目前我国行 事问责 ”发展 。 政问责制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 : 二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理论基础 问责方式表现为 由 “权力 问责 ”向 “制度 (一 ) 行政问责的法律基础 ———行政法治 问责 ”转变的新趋势 。过去政府官员承担责任 , 如果行政活动可 以随意实施而无需承担责 主要根据上级领导的意图和意见 , 以 “权力 问 任 , 那么社会势将进入无秩序状态 ; 同时任何国 责 ”方式进行 , 随意性较大 。而今我国行政问责 家的行政活动又都以行政权力作用于公民、法人 正向制度化 、法制化方向深入发展 。 和其他社会组织 , 并对它们的权益构成影响 。行 问责情形 由追究 “有过 ”官员向追究 “无 政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 为 ”官员深化的新态势 。开始对那些 “不求有 本身包含了行政职权法定化 、行政机构法定化 、 功 , 但求无过 ”的 “庸官 ”们追究责任表明了 行政程序法定化和行政责任法定化等内容 。行政 “问责制 ”对官员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提出了新 法治所包含的内容 , 不仅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一个 要求 。 有限政府 、高效政府 、服务政府 , 同时还是一个 问责范围形成了由行政问责向民主问责推进 责任政府 , 责任行政是全部行政法产生的基础 , 的新动向。行政问责已不再是生产事故多发部门 是贯穿于所有行政法规的核心和基本精神 。责任 和领域的专利 , 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问 行政的理念及其规范之所以产生 , 根本 目的就在 责的制度框架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