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毕业论文(设计).doc

发布:2018-12-07约1.08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 精品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 学生姓名 专业 行政管理 层次年级2010春专升本 学号 11031604030004 指导教师 职称 学习中心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成绩 2012年4月7日 精品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一些重大安全事故与重大社会事件的处理中行政问责工作开展,社会对行政问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2003年的“非典”时期,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张文康、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孟学农因隐瞒疫情和防治不力而被免职。到2011年“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原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因设计缺陷、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而撤职并承担相应党纪政纪处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政府建立公开、透明、合理、高效的行政问责制度,处理行政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的呼声与要求。为此,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现状,相关法条的适用性,完善并选择可行的政问责制度,使行政问责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在行政问责制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必须更加充分地尊重和体现公众意志,最大限度地引入与强化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关键词:行政问责 制度化 权力监督 公民意识 目 录 前 言.......................................................3 一、 行政问责制度的概念.....................................4 二、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4 (一)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程序..................................5 (二)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方式..................................6 三、推进行政问责制的意义....................................6 (一)行政问责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6 (二)推行行政问责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6 四、推行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7 (一)行政问责的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7 (二)行政问责主体存在缺位..................................7 (三)行政问责客体模糊不清..................................7 (四)行政问责范围狭窄......................................8 (五)社会大众对行政问责制的理解存在误区....................9 五、推进行政问责制落实的路径选择与完善......................9 (一)积极推进问责法律制度建设..............................9 (二)党与政府的问责主体的多元化............................10 (三)问责方式科学化,增强问责效果..........................12 (四)加强行政问责文化的构建塑造行政问责社会人文基础........12 结 论......................................................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5 前 言 行政问责制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行政主体和行政公务人员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法律规范体系,其目的在于调整行政问责关系,规范行政问责活动,提高行政问责的效能。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要求。行政问责制的推行和完善,对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建设责任政府,建立一套有效的权力运行和制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但是从我国目前行政问责制的制度建设和实施的情况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分析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思考和寻求完善对策,对责任政府的构建具有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