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溶解度教学设计2.doc

发布:2017-01-14约2.36万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溶解度教学设计2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 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问: 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定温 100克溶剂 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 1 10?? S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 B、难溶? C、微溶? 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 B、微溶?? C、可溶? 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 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酒店年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年度工作计划 酒店年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 酒店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一 2016年是酒店争创预备四星级旅游饭店和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之年。因此进一步提高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