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GB 17010-1997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

发布:2018-12-29约1.1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GB 17010一 1997 前 台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本病主要经粪- 口传染,不但终年散发,同时还常出现季节性或食物源性的暴发性流行,从而危害人民健康。是我国乙类 法定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巫善明、骆成榆、蒋伟伦。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 GB 17010一 1997 处 理 原 则 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 managementsforviralhepatitisA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甲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甲肝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3 诊断标准 3门 急性肝炎 3门门 急性无黄疽型肝炎 11.1.1流行病学:发病前45天内有吃不洁食物史或饮不洁生水或与甲肝急性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3.1.1-2 症状:近 1周左右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发热、乏力和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门.1.3 体征: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3.1.14 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 3.1.1.5 HAV标志检测:血清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者(详见附 录A). 疑似病例:3.1.1.2+3.1.1.4e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1.1.5 3.1.2 急性黄疽型肝炎 凡符合急性无黄疽型肝炎诊断条件,且血清胆红素大于17pmol/L,尿胆红素阳性,或临床上有巩 膜、皮肤黄疽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黄疽者可确诊。 3-2 淤胆型肝炎 3.2.1 起病类似急性黄疽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 3.2.2 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同时伴碱性磷酸酶.ti一谷氨酞转肚酶、胆 固醇等明显增高,ALT中度增高 3.2.3 表现为梗阻性黄疽持续3周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疽。 3.2.4 H八V标志检测:同3.1.1.5. 3.2.5 肝脏病理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3.2.1+3.2.2+3.2.3e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2.4或3.2.4加3.2.5. 国家技术监瞥局1997一10一06批准 1998一10一01实施 GB 17010一 1997 3.3 重型肝炎 3.3.1 急性重型 3.3.1.1 急性起病,严重消化道症状,并在起病后 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用Smith分类法出 现H。以上的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 3-3-1.2 体征:肝脏迅速缩小。 3.3.1.3肝功能异常,数日内血清胆红素大于171H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Kmol/L,凝血酶原 活动度小于40%. 3.3-1.4 HAv标志检测:同3.1.1.5. 3.3.1.5肝脏病理学特点:详见附录BD 疑似病例:3.3.1.1+3.3.1.2+3.3.1.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3.1.4或3.3.1.2加3.3.1.5, 13.2 亚急性重型 3.32.1 以急性肝炎起病,临床上有极度乏力,严重食欲不振,黄疽迅速加深,出现腹水及出血倾向。肝 脏进行性缩小。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以Smith分类法出现H。以上的肝性脑病)。 3-3-2.2 肝功能明显异常,胆酶分离,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胆固醉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 40%. 3.3.2.3 HAv标志检测;同3.1.1.5, 3-3-2.4 肝脏病理学特点:详见附录B, 疑似病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