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doc

发布:2017-02-19约6.8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 第5章——审计目标 5.2——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认定的含义(重点理解并掌握) 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认定的分类 (一)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三)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第13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 13.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一、测试“登记入账销售交易”真实性 二、测试“销售交易”的完整性 三、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四、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与实质性程序 营业收入实质性程序 被审计单位:  甲公司     项目:     营业收入      编制:     A      日期:    2012/01/16    索引号:     SA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20年度  复核:         B     日期:        201/01/20   审计目标与认定对应关系表 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认定 发生 完整性 准确性 截止 分类 列报 A.利润表中记录的营业收入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B.所有应当记录的营业收入均已记录 C.与营业收入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D.营业收入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E.营业收入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 认定——目标——设计实施程序——获取证据证明认定,实现目标 (二)具体审计目标与财务报表相关认定的实质性程序(教材P293-297) 审计目标 可供选择的程序C 1.获取或编制营业收入明细表AC或BC 2.实质性分析程序ACD或BCD 3.检查营业收入的确认条件、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前后期是否一致C 4.获取产品价格目录,抽查售价是否符合价格政策,并注意销售给关联方或关系密切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是否合理,有无以低价或高价结算的方法,相互之间有无转移利润的现象 BCD 5.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发运凭证,审查出库日期、品名、数量等是否与发票、销售合同、记账凭证等一致 ACD 6.抽取本期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审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发票、发货单、销售合同等一致 AC 7.结合对应收账款的审计,选择主要客户函证本期销售额 A8.对于出口销售,应当将销售记录与出口报关单、货运提单、销售发票等出口销售单据进行核对,必要时向海关函证 D 9.销售的截止测试 A 10.存在销货退回的,检查手续是否符合规定,结合原始销售凭证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结合存货项目审计关注其真实性 C 11.销售折扣与折让ACDE或BCDE 12.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如委托代销、分期收款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销售、附有退回条件的销售、售后租回、售后回购、以旧换新、出口销售等,选择恰当的审计程序进行审核 AC 13.调查向关联方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易品种、价格、数量、金额和比例,并记录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对于合并范围内的销售活动,记录应予合并抵销的金额 AC 14.调查集团内部销售的情况,记录其交易价格、数量和金额,并追查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是否已予以抵销 15. 项目: 应收账款 编制: A 日期: 2012/01/16 索引号: ZD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 2011/12/31 复核: B 日期: 2012/01/20 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