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审计课件第四讲 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ppt

发布:2017-10-27约3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习目的】 了解: 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及审计的总目标 理解: 管理当局认定 掌握: 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程序) 一、审计目标概述 (一)审计目标的含义 1.审计目标含义 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审计目标与审计目的 我们一般认为,审计目标和审计目的的含义是相通的。 (二) 审计目标体系 (三) 审计目标的演变 (财务审计目标) 财务审计目标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查错防弊阶段(1933年以前) 过程: 2.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阶段(1933——1988年) 3.查错防弊和财务报表验证并重阶段 (1988年至今) 二、财务审计目标 (一)、 财务审计总目标 (二)、财务审计具体目标 (一)财务审计总目标 1.概念 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标也就是财务审计的总目标, 它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公允性表示意见。 公允性是指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下列条件: 会计政策的选用和重大会计估计的确定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并且是恰当的; 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判断或决策的事项均已得到恰当的表达和披露; 会计报表中所反映的信息已经得到了合理的分类和汇总。 2.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1)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2)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3)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4)审计意见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5)目标的导向作用 (二)财务审计的具体目标 是总体目标的具体化,又可细分为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由于一般审计目标是基于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认定的考虑而具体确立的,我们先介绍管理当局的认定。 1.管理当局认定的含义 (或称断言、申明) 是指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各项目所作的各种明确的或暗示的表示。 [例如] 某公司1997年12月31日部分资产负债表如下: 固定资产 70 000 000 明示性认定包括以下两个: 固定资产是存在的; 固定资产的正确余额是7 000万元。 暗示性的认定包括以下三个 所有应报告的固定资产都包括了; 上述固定资产全部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固定资产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2.管理当局的认定包括的内容 (1)、存在或发生; 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经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权利与义务; 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4)、计价与分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5)、表达与披露。(祥下) 3. 一般审计目标 (适用于所有项目的审计) (1)、总体合理性; (2)、真实性; (3)、完整性; (4)、所有权; (5)、估价; (6) 、截止; (7) 、机械准确性; (8) 、分类; (9) 、披露。 4. 项目审计目标 是一般审计目标的具体化,它应根据具体项目的特性加以确定。 表4—1列示了存货的项目审计目标及其与一般审计目标、管理当局认定 的关系。 表4—1 存货的一般审计目标、管理当局认定与项目审计目标 三、审计程序【实务操作】 (一)审计程序定义 (二)民间审计程序 (一)审计程序定义 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办理审计事项时自始至终必须遵循的工作顺序,也就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基本工作步骤及其内容。 审计目标的实现【书】 (二) 民间审计程序 1.委托阶段 【第五讲 审计委托】 2.计划阶段 【第六讲 审计计划】 3.实施阶段 【第七讲 审计实施——风险评估与应对】 (1)控制测试 (2)实质性测试 4.终结阶段【第十讲 审计终结——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完成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 1.接受业务委托 在接受委托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初步了解审计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审计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以及可能对审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 2. 计划阶段 合理的审计计划: 既可以保证现场审计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 也可以降低审计工作成本,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一般包括以下几项中心工作: 划审计工作主要包括: (1)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 (2)制定总体审计策略; (3)制定具体审计计划等。 3. 实施阶段 是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