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0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7·广东)2003年~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单位:元) 初次分配: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形成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原始收入。 再分配: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名词解释 Home 废止农业税 政府应肩负起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 200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就业促进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兼顾各阶层群众的利益,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一、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的含义 (二)收入分配方式影响效率 (三)公平的含义 (四)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难点) (一)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1.对立 2.统一 (二)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小 结 :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 收入分配对效率的影响 公平的含义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因 坚持这一原则的要求 一致性 :是一对矛盾 效率 思考: 1、如何理解初次分配重效率与再分配重公平的关系? 2、政府应怎样运用再分配的杠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里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物质前提 保证 对立性 一、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的含义 (二)收入分配方式影响效率 (三)公平的含义 (四)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重点、难点) (一)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 1.对立 2.统一 (二)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小 结 1、收入公平 平均主义 2、区分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和分配政策 A、分配制度: B、分配原则: C、分配政策: D、分配对象: 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兼顾效率与公平 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倡导先富帮后富,同时政府要对收入分配加以调节,取缔非法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国家、集体(企业)、个人 1、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更正提示: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1、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 ) 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2、先富、后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体现了( ) A、按劳分配中“形式上平等,实质上不平等” B、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C、途径和目标的关系 D、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课堂练习 3587 3255 2936 262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1759 10493 9422 847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①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②城乡居民收入之间还存在差距 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快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慢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 *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分配制度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07文综全国卷Ⅱ)某“80 后”业余作家发表一部小说,获得稿酬1万元。此作家的稿酬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个体劳动经营所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