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恶性肿瘤药物.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恶性肿瘤药物;前言;;;;;流行病学;;;;;;;;;;;;;;;;;;;第一个上市的肿瘤靶向单抗;;第一个上市的TKI;;;;;;;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无疑是目前靶向药物的热点;EGFR 可被配体激活,EGFR活化可导致受体的二聚体化,从而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反应和基因活化,从而促进细胞周期的进程,主要影响为:
*抑制细胞凋亡
*促进细胞增殖
*促进细胞的去分化
*促进血管生成
*促进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rbitux
西妥昔单抗
Cetuximab;Folkman,J. Tumor angiogenesi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 N.Engl. J.Med. 1971. 285:1182-1186.;抗肿瘤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肿瘤定植、远端转移有决定性作用;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两个关键点;;;;;;;;;;;;;;;;化疗用药顺序;;;询证医学与肿瘤化疗;;;;;;;;;;;;姑息治疗;;;;;;;癌痛------原因;临床评估;;;;;;三阶梯方案的指导原则;;Step-1;;Step-3;;;;;WHO基本原则
按阶梯给药
尽量口服
按时给药
个体化
注意具体细节;;弱化二阶梯用药,提示癌痛患者避免使用曲马多、可待因
;;;;;病例(来源于教学案例)
患者男,53岁,以“‘直肠癌’治疗后3年,右下肢酸麻痛1周”为主诉步行入院。
患者3年前于外院诊断为“直肠癌”,予行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
入院前1周出现腰骶部及右下肢酸麻痛,在家自行服用“英太青”,症状反复,夜间略明显,影响休息。
入院前30分钟出现腰骶部剧烈疼痛。
本次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诊断考虑:“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后腰骶部骨转移” 。
;疼痛评估
部位:腰骶部
性质:酸麻痛
程度:剧痛,NRS 8分
持续性
缓解方式:无
放射痛:无
;;连续观察24小时:
患者自觉舒适
疼痛评分维持于2分以下
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对疼痛治疗满意
;止痛性放射治疗、帕米膦酸二钠、果导、胃复安及维生素B6、精神、心理及社会因素的支持
爆发性疼痛
给予止痛药的第六天出现一次爆发性疼痛(放射治疗的第三天) ,考虑放射性水肿。
处理:给予爆发性疼痛的处方剂量,配合地塞米松10mg抗炎抗水肿治疗。
经处理后,疼痛很快得到缓解。
;;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骨髓抑制;;;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刺激不同造血细胞系或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形成细胞集落
分类
粒细胞CSF(G-CSF)
巨噬细胞CSF(M-CSF)
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SF(GM-CSF)
多重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又称IL-3)
红细胞生成素(EPO);;;;;化疗药物的外渗;;;;;;;;;小结
生物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感谢观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