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3课时.pdf

发布:2024-08-08约6.9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4、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

意图的能力。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

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引入:我们上学期学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

别?

问:这个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吗?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

二、减数分裂

配子的形成需要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见它不是通过普通的有丝分裂产生的,

而是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即减数分裂产生的。

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P16,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减数分裂特点。)

强调:(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

(2)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目减少了—半。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

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1、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

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2、在精原细胞时期,进行了染色体复制。此时相当于有丝分裂的哪一个时期?

复制的结果,染色体由2个染单体组成(板画),也和有丝分裂间期一样,染色体是

细丝状,用光学显微镜是看不到的。

间期复制完成后,细胞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期,此时的细胞,叫初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

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

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

分体。

强调: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DNA)

3.课件(或板图)分步完成下列内容:

并按下面的内容进行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概念的强化)

四、课堂小结

精原略增复并列,同源联会四分体;两两并列赤道板,数目减半向两极。

次级精母再分裂,染色单体相分离;数目同前四细胞,复杂变形四精子。

五、课堂练习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说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图解

2、归纳、总结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

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4、通过比较法叙述卵细胞形成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不同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

能力

5、通过对卵细胞的存在位置、卵细胞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图解等图的观察和学

习,培养学生识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

2、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下列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什么时期?叫什么名称?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观察图2-4、图2-5)

1、场所:卵巢

2、过程:

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