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pdf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第1页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3首古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山行》是唐代
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通的佳作。前两句写出
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
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赠刘景文》是
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励诗。
诗人一反常情,以“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
象,显露了勃物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
以勉励。《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的一首七言绝句。前
两句写尽了深秋的表清,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
生活场景,这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追忆、留恋,更显客居他
乡的孤寂无奈。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
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
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
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默写《山行》。
三、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第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第2页
四、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
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
解诗意。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课件,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
于配乐朗诵。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
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
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
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
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
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
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
可谓文武全才。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
伸。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
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
写下了许多诗篇。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
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
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这首诗就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第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学设计--第3页
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