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本会计》内部讲义
第一章 导论
一、本章考情
单选 多选 判断 简答 计算 合
计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题量 分值 200901 1 1 1 1 2 200910 2 2 1 2 1 5 9 201001 1 1 1 1 1 1 3
二、重难点串讲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在了解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以及程序。
第一节 成本的含义和作用
一、成本的含义
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我国只对产品成本作出定义: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合。
理论成本=C+V
现实成本=理论成本+合理的耗费
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成本分为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狭义成本是指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也称“商品制造成本”; 广义成本是除了狭义成本之外,还包括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二、成本的作用
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
3.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
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历史沿革(一般了解)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
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竞争,生产成本开始得到普遍的重视。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
(一)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
(二)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
(三)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6年以后)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对象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历年试题:
【例·单项选择题】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 (200901)
A.企业 B.成本
C.资金 D.会计主体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 ) 。(200910)
A.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C.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的费用界限
D.应计入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界限
E.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
A.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
C.折旧费 D.生产成本
四、费用按成本性态(习性)分类
生产费用按成本性态(习性),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等。
固定成本的特点:
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固定成本
a
a
业务量(X) 业务量(X)
变动成本的特点: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bX
b
混合成本的特点:
混合成本总额 混合成本总额
半变动成本 半固定成本
五、费用按可控性分类
生产费用按是否为责任单位有效控制,可分为可控制成本和不可控制成本两类。
可控制成本与不可控制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对某一部门来说是可以控制的,而对另一个部门来说则为不可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属于可以控制的成本,而在较长的时期则属于不可控制的成本;在基层属于不可控制的成本,而在某一上层则属于可以控制的成本。
六、费用按成本发生的时态分类
生产费用按照成本发生的时态进行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
1.历史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成本,也称为实际成本。
2.未来成本是指在产品生产之前预先测算出的成本,主要包括定额成本、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等。
(1)定额成本是指根据消耗定额所确定的产品生产成本。定额成本反映了产品应达到的成本水平,是衡量生产费用节约或超支的尺度。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相比较,可以确定实际脱离定额的差异,借以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
(2)计划成本是指根据计划期的各种消耗定额、有关的生产经营计划等资料确定计划期产品生产应达到的水平。
计划成本与定额成本都是以消耗定额为依据确定的;
(3)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地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成本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的未来成本。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成本费用核算的一般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