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本会计》(第七章)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废品损失的核算 1.废品的概念及种类 (1)废品的概念 废品是指因生产原因而造成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 (2)废品的种类 2.废品损失的内容 (1)废品损失的含义:是指因产生废品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内容: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在返修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修复费用。 4.废品损失核算的账户设置 显然:产品 “三包”损失;产品保管不善的损坏变质损失等不属于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结转后“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无余额。 (1)按实际所耗费用计算 采用这种方法就是将废品与合格品发生的全部实际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 优点:结果准确,符合实际。 缺点:须待账户汇总后才能计算,工作量较大 (2)按定额费用计算 只需根据实际发生的废品数量和单位产品的定额成本,以及发现废品时的投料程度与完工程度计算,或者根据实际发生的废品数量和废品所耗工时,以及各项费用定额计算。 优点:工作简便,不受实际费用水平高低的影响,有利于对废品损失和产品成本的分析与考核。 缺点:对基础工作要求较高。 见P129例7-2 6.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第二节 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停工损失的含义 计划内停工 停工 计划外停工 计划内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可直接计入当月制造费用,一般不作为停工损失进行核算。 计划外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停工期间支付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计提的职工福利费,耗用的燃料和动力,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记入停工损失。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应设置“停工损失”账户(或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停工损失”明细账户),相应地,在成本项目中也应设置“停工损失”项目。 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中,不设“停工损失”账户和“停工损失”成本项目。停工期间发生的属于停工损失的各种费用,与非停工期间发生的同种费用一样进行处理,即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 1.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废品损失的是()。 A.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用于修复废品的人工费用 D.用于修复废品的材料费用 2.生产车间固定资产修理期间发生的停工损失应计入()。 A.产品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废品损失 答案:A ?答案:B 1.下列各项中,可以用于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的有()。 A.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B.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C.按所耗实际费用扣除残值计算 D.按所耗定额费用扣除残值计算 ?1.“废品损失”科目月末应无余额。 * * 第七章 工业企业生产损失 的核算 第一节 废品损失的核算第二节 停工损失的核算 一、生产损失核算概述 生产损失 非生产损失 损失 停工损失 废品损失 第一节 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 =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的赔款 ☆生产损失的核算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 + - 是指在技术上不可修复或所需的修复费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废品 料废品 废品(按技术上能否修复和经济上是否可行分) 可修复废品 不可修复废品 工废品 废品(按产生的原因分) 3.废品损失核算的原始凭证 废品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废品的残料价值和应收或已收的赔款 生产成本 一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二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不可修复废 品的报废损失 = 废品的 生产成本 - 废品残值 - 应收 赔款 5.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是通过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进行的。 例1 某基本生产车间本月生产M产品1000件,经检验,其中不可修复废品有100件,废品残料价值为385元。该车间本月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为18100元,其中直接材料10000元,直接人工4600元;制造费用3500元。假定该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按生产产量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单位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为2小时。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废品损失如下: 例1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 = 10000÷1000 = 10(元/件) 废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 = 100×10 = 1000(元)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 = 4600÷(1000×2) = 2.3(元/工时) 废品应负担的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