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诗歌鉴赏 人物形象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一、诗歌中的形象分类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以外的形象(作为描写客体的对象)。抒情主人公往往是作者本人,如《离骚》《登岳阳楼》中的人物形象为抒情主人公形象。而《氓》中的妇女的形象,《蚕妇》中的蚕妇的形象,就不是作者本人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 人物 形象 景物 形象 景象 物象 抒情主人公 作为描写客 体的对象 人物 形象 二、如何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释] 天山,代指抗敌前线。 沧洲,水边,古称隐者所居。 这首词塑造一个怎样的形象? 例1 【答案】 词的上阕再现了词人往日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以及对军旅生活的眷念,表达了词人抗金报国的雄心壮志; 下阕以“鬓先秋,泪空流”状外貌、神态,兼及心灵的独白,表明韶华已逝,壮志未酬,写出了内心的失望、痛苦和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 这首词塑造了一位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抗金英雄形象。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方法之一: 知人论世,了解释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yóng) 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例2 这首词塑造一个怎样的形象?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答案】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思念家乡、思念佳人、内心孤寂的旅人的形象。 方法之二: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方法之三: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①,鬓云欲度香腮雪②。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③,双双金鹧鸪④。 例3 这首词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小山重叠金明灭①,鬓云欲度香腮雪②。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③,双双金鹧鸪④。 [注释] ①小山:唐朝女子好画“小山眉”,过了一夜眉黛深浅不匀,如山峰重叠之状。②鬓云:鬓发浓密如云。度:飞越,这里是纷披的样子。香腮雪:白净如雪的香气扑鼻的脸颊。③罗襦:丝绸短衣、短袄。④鹧鸪:这里指装饰的图案。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答案】 通过刻画女子的神态、动作,描绘出女子美丽的容貌、华贵的服饰和娇慵的姿态,委婉含蓄地揭示了女子孤独寂寞的心境。这首词还成功地运用反衬。以容貌服饰的美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塑造了一个美丽、娇柔、内心孤独的女子的形象。 三、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四、随堂练习 1、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释] 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风:在水中摇摆。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