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精品.ppt

发布:2020-02-21约2.13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代诗歌鉴赏之 学习目标 1.了解考纲对诗歌人物形象的要求。 2. 熟悉诗歌人物形象考题的命题形式。 3.掌握诗歌人物形象鉴赏的方法。 考 纲 解 读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中的典型意义。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形象 常见提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结合诗句,赏析诗中某某形象。 考 点 精 讲 鉴赏人物形象三要点 (1)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 (2)人物形象的刻画与分析:有什么特征?手法? (描写方法:直接描写、侧面衬托) (3)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即:表现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与写作意图。 例 题 引 路 (2012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步骤: 形象特点+依据(分析)+主旨情感 步骤与技巧: 1.一句话概括 : 抒情主人公是个什么形象,即主人公是哪一类人,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隐士;英雄、爱国者、诗人等等.(两三个词概括其特点) 2、具体分析诗句: 分别体现了这个形象的哪些性格特点。(手法+分析) 3、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步骤一)本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特点+身份) (步骤二)通过“逐胜”“小立”等动作与“只知”“忘寒”“最爱”等心理描写刻画了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的形象。(手法+分析) (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 小组讨论展示 (2005·全国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链接高考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情感)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冬至夜客居他乡而 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性格+身份) “抱膝”这一动作描写,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 (手法+分析)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2012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jī)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步骤一: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点特点) 步骤二: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明手法、析例句) 步骤三: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其清廉品德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明作用) 课堂小结 如何正确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2、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细节等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结合诗题、注解和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 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巩固练习 (2013辽宁卷) 竹轩诗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