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PPT国家预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国家预算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第四节 预算制度改革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资金和安排供应资金的法律依据,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 ■二、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 (一) 法律性 (二) 完整性 (三)年度性 (四)公开性 (五)可靠性 ■三、国家预算的种类 ●(一)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 (二)基数预算与零基预算 ●(三)单位预算和总预算 ●(四)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作用 ●(1)财力保证作用 ●(2)调节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五、国家预算体系 ●1.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 ? ●2.我国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 ●?3.国家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又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两类 ■六、预算平衡与预算赤字 ●(一)预算平衡的种类 1.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2.中央预算平衡与地方预算平衡 3.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 (二)预算收支平衡的实现途径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增加收入2.量入为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设置预算后备力量。 ●(三)预算赤字效应分析 1.动用历年结余 2.向银行透支 3.发行公债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 ■一、预算的编制 ●(一)贯彻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衔接 ●(三)统筹兼顾,确保重点 ●(四)收支平衡,留有后备 ■二、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预算执行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具体实施的全过程。它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收入入库、支付拨付以及预算调整都必须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 ■三、决算 决算是预算执行的总结。 ■四、监督与法律责任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一、预算外资金的含义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二、我国预算外资金的历史和现状 ■三、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一) 重新界定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二)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三)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 (四)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 ? ● (五)严格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 ■四、税费改革● (一)税费改革必须与规范“费”同时并举 ●?(二)税费改革应从中央政府做起 ●(三)先清理,后规范,分步纳入国家预算 第四节 预算制度改革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一) 国库集中收付 国库集中收付,简单地讲,就是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 ●(二)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有助于加大预算管理力度 有助于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有利于防止腐败行为的滋生,加强廉政建设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基本内容 1. 收入、支出集中管理。 2. 财政集中开设账户,即国库单一账户 3. 相关配套措施 ■二、政府采购制度 ●(一) 政府采购的特点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采购主体的特定性 采购活动的非商业性 采购对象的广泛性 政策性 规范性 影响力大。政府采购不同于个人、企业或团体采购,它是一个整体,表现为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 ●(二)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1.招标采购 2.协商采购或叫谈判采购 3.单一来源采购 ●(三) 政府采购的基本程序 确定采购需求 2. 选择采购方式 3. 执行采购方式和签订采购合同 4. 履行采购合同 5. 效益评估 ■三、 部门预算 ●(一)部门预算的含义 ●(二)我国部门预算的改革 ●(三)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 ●(四)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 本章完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国家预算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