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党课 第九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访谈记录 面对面的记录大体上有当场记录、第三者记录、以后追记、音像记录等四种方法。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 5、访谈技巧(3)控制谈话的进行 1 提问要明确具体。通俗易懂 要适当控制话题方向 采用启发方式引导回答 适时插问 适当运用表情和动作 严格按计划进行访谈,不要随意离开主题,并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 结束访谈时应表示感谢,为下次可能的访谈工作留下好的印象。 6岁儿童捣乱行为 序号 类 别 行 为 表 现 1 粗鲁行动 离开位置、站起来、走动、跑动、蹦跳、摇动椅子 2 跪 跪在椅子上、坐在脚上、横躺在课桌上 3 侵犯他人 投掷、推、撞、拧、拍、戮及用东西打其它同学 4扰乱他人 抢夺他人东西、破坏他人物品 5说 话 和其他同学讲话、喊叫老师、唱歌 6叫 嚷 哭闹、尖叫、咳嗽、吹口哨 7噪 声 发出咯咯声、撕纸、鼓掌、敲击书桌 8转 方 向 把头和身子转向他人、向别人显示东西 9做其它事 玩弄东西、解自己鞋带等 (三)观察的类型 1、按观察的情境分: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 所要求的环境一般在自然状态下。观察者能收集到客观 实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 (2)实验观察法 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系统观察的方法。其特点是 要求对观察者行为表现的一个或更多的因素进行控制,从 而发现这些影响因素与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 这并不是说要改变观察的“自然状态”。例如,“表扬或斥责 与儿童学习积极性的相关研究”,观察者控制的只是表扬与 斥责这二个影响因素,观察儿童学习积极性这一行为表现, 从而得出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相关程度的结论。 (三)观察的类型 2、按观察的方式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1)直接观察法 指通过观察者的感官,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和描述的方法。如通过听课、参观、参加活动等方式去获得对象的感性材料。 (2)间接观察法 指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这些仪器设备有:单向观察屏、摄象机、录音机、照相机等。借助这些仪器,观察者可以突破观察者以感官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三)观察的类型 3、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正在进行的活动分: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1)参与观察 是观察者直接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作为其中一员,并进行观察,从而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两种。 例如,对某校师生关系的调查中所需要的观察,研究者以新教师的身份作参与性观察,与研究者以上级行政部门的代表的身份进行非参与性观察相比,前者较能获得真实信息。 (三)观察的类型 4、按照观察实施的方式分: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1)结构式观察:是指观察者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提纲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构容和计划所进行的可控性观察。它的特点是结构严谨,计划周密,观察过程标准化。但采用这种方法观察缺乏弹性,容易影响观察结果的深度与广度。多用于验证性研究。 日期:2007年9月11日,儿童:班米拉 刚刚下课才一会儿。沙沙就尖叫起来。一条无毒的小蛇正在她桌上爬着。全球哗然.过了一阵总算安静下来了。班米拉用纸做了一个口袋,主动地提出让他把蛇弄出去。我同意了。放学后我把班米拉留下.问是不是他在沙沙桌上 放了蛇。他说:“难道你也不喜欢蛇么”我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他开始抽泣.嘴里不停地咕哝着关于喜欢不喜欢蛇的事,说是奇怪怎么会有人喜欢蛇有人又不喜欢。 等班米拉停止哭泣时,我告诉他,如果他想谈谈蛇的话,以后我可以找个时间专门和他讨论蛇。他点头说:“好的”,就离开了。(解释:今天的行为对于班来拉来说,是一种异常行为。在我过去对他的印象中,他总是对同学们很友好,他与沙沙的关系尤其很不错。是不是可能由于他,实际上是想与沙沙共享这一令人惊喜的发现而这么做的呢?尽管他的这种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很奇怪他在哪儿弄到了这条蛇。全班为此热闹了好 一阵子。) (六)教育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要求 1、教育观察的领域 教育观察法在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发挥其作用。教育观察的领域大致范围如下: (1)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习惯,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状况、消费状况,学生的课外时间、空间的安排、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感受,对不同活动的选择倾向等。 (2)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