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关于农村教育信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农村教育信息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摘 要]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仍然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诸如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合格、教学网络资源的匮乏以及教育信息化观念的滞后等因素,使教育信息化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这些设备的使用,如果用教育投入和实际使用效能作比较,当前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可以用“大材小用”,甚至可以用“浪费”一词来形容。
[关键词] 转变;“画龙点睛”;“疏”和“引”;可持续发展;赏识
[正文]
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摘要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在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入了快车道,从无到有,从286、386到国产优质品牌多媒体电脑的配置,可以说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走过了一个缓慢而艰辛的过程。
正是由于这些信息化设施的配备,使学校的某些方面呈现出特有的优越性,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数字化校园、移动校讯通等成果显著,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也更加便捷、高效。
但是尽管如此,目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仍然离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诸如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合格、教学网络资源的匮乏以及教育信息化观念的滞后等因素,使教育信息化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这些设备的使用,如果用教育投入和实际使用效能作比较,当前的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可以用“大材小用”,甚至可以用“浪费”一词来形容。
下面我以自己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闻,来谈一谈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观念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的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的过程,它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等的多方面转变的过程,是一场教育的革命,而不是仅仅光会使用计算机,或者用多媒体和网络去盲目的粉饰我们的课堂。
现在担任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大部分不是信息专业人员,而是参加个三天五天的强化培训就走马上任的非专业教师,可以说他们大多只是对电脑和网络感兴趣,而没有具备应有的专业水平。同时,由于当今科技在迅猛发展,而信息专业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却很少,造成原有的知识技能被时代所淘汰,所教授的知识根本跟不上时代潮流,曾记得2003年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在教授DOS命令;2010年的时候,我们还在使用WINDONS98;2013年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还不知道微信。我觉得,这是一种犯罪。
另外,由于评职称、屡禁不止的应试教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教师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明知道这门课很重要,却还是在信息技术考试的时候,采取“临时攻关”的策略,突击学习几天,居然也能轻松过关,所以也不愿在信息技术课程上下功夫,也正是由于领导在教育观念上的缺失,信息技术教育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所以说,各级领导,尤其是学校的一把手一定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瞻远瞩,站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鼓励教师利用已有信息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学习活动,本着“宁可用坏,不可放坏”的原则,避免资源的浪费现象的发生,而对于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困扰家长教师的问题,我们大家其实大可不必或者说过于担心,或者说,我们对于网络有太多的误解,难道我们为了不发生车祸而不使用汽车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应该考虑它带来的利大于弊,所以我们不必谈网色变,过分渲染网络带来的麻烦危害,这就需要我们因势利导,进行科学的“疏”和“引”。
二、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现在大多教师家中几乎都有电脑,都有联网,理论上讲老师们使用电脑的水平应该还可以,至少不会太陌生,而实际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还热衷于“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模式,受到多媒体硬件的制约,很多人认为很麻烦。由于这些老师已经习惯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工具与新的教育模式及思维,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学习的能力相对偏低,更容易造成心理上的抵触。
另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程度不够,应用软件偏少,可能编写课程标准的各位专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作用,缺少优秀的数字化教材与之配套,即使有,在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