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ritish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宪章》与议会制的形成 1215年,《大宪章》确立了“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1295年,爱德华一世召集的“模范议会”并使之成为惯例 14世纪上半叶,议会分为上、下两院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1688年 光荣革命解决了议会和国王斗争的矛盾。 (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 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 国王被押上断头台,1649年 成立共和国 导火线及开始: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不得不召开休会多年的议会(1640年)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斯图亚特王 朝复辟,反攻倒算 结果:1689年《权利法案》 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权利法案》 (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保证议会权力。 (3)影响: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立法权 财政权 司法权 军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 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 选举权 言论自由权 集会权 ◎《权利法案》 (1)改革原因: 工业革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1832年议会改革: ——议会权力的发展 代议制基本特征是: 1、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3、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内阁的形成:18世纪前期 英国第一任首相 沃波尔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1)内阁的原意为密室(cabinet),早期是国王与顾问和助手开会的地方,后逐渐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2)1714年即位的乔治一世出生于德国,不懂英语,对英国的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内阁制由此得以形成。 国王也就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 ◎内阁由来 首相 议会下院 内阁(政府)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对议会负责 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 对议会集体负责 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英国政治体制机构职能 民选议会议员 唐宁街十号 国王任命 1、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 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3、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与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 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1、政治: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2、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国际意义:为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树立了榜样。 请谈谈你对今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看法。 【学习延伸】 英王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英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英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英国王室存在的作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