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5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等。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材教法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复杂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这场革命的完成。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大。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上层建筑,发挥了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反作用。马克思得出结论:“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巨大发展和改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前面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过,在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上。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话就是法律。而同样在英国却有这样一句话:“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堂堂一国之主,生死却被议会所左右。并且同样是君主,差别却如此之大,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说这是因为在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它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人治,它实行的是法治。那么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它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新课的学习。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
每一种政治制度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它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经过一个过程慢慢形成的。比如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经过了秦的建立,唐宋的发展完善以及明清时期的加强这样一个过程。而英国得君主立宪制则是在一次革命后产生,由一部法案确立,而后不断发展完善而来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使君主立宪制产生的这一次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革命的背景。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第一二段,总结一下这两段的中心意思。
背景:
①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
②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者詹姆士一世和他的儿子查理一世的倒行逆施。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尤其是1638年,苏格兰人民为了反抗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发起了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要求征收新税,这就遭到了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对。并且他们要求限制王权。
他们怎么会敢反抗国王的命令甚至要求限制王权呢?在古代中国,这是大逆不道要被砍头的事情,但是在英国他们确实能做到,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武器,这个武器是什么呢?就是议会。
议会的形成
引导学生看历史纵横,简述议会形成的过程。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大约在13世纪中期,议会制度形成。1265年,西蒙.孟福特对议会进行了改造,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从此有了“议会”一词,这个词来自法语(这是因为西蒙是法国贵族出身),在法语里面是“辩论”或“谈论”的意思。但此时议会还是封建性的。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贵族院议员是世袭的;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平民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但这一时期的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入下院。传统上,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收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因此查理一世要征税,议会就有权否决。这就使得矛盾升级。最终导致内战。
3.、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经过两次内战。最终议会战胜了王党。查理一世成为阶下囚,并于1649年被处死。(罪名:“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