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材分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教材编排突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过程中的首创性特征。本课正文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光荣革命”、“议会权力的确立”及“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三者共同解释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及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君主立宪制作为一种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与特点。
【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世界史,因此对于本课所学内容了解的明显不够。同时对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基于时事政治方面的感性认识,学生缺乏对近代英国议会制度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缺乏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特点系统分析归纳的能力。
本课属于欧洲史,内容抽象,理论色彩浓厚,这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给学生提供、串联必要的背景知识,把握重要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本课的主要问题变复杂为简单、生涩为通俗,成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知道“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说出《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归纳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与作用。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形象比喻及讨论总结建构知识。通过巧妙设计层次教学,自主探究,学生全面感知、理解和分析历史并发展地看待历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复杂过程,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特点
难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一些史料的分析。
【教材结构】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的背景
“光荣革命”
① 经济
② 政治
③ 阶级
议会传统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
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
时间 机构 内容 意义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形成历程 运行机制 特点 影响
3、完善---议会改革
政党制度的演变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在你们午休之后有一个读报时间,每天都会讲一些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现在我想问问你们,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英国现任女王是谁?
同学:
老师:对,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她是目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女王,她在位期间英国换了六位首相。那么,问题来了,根据你们以往的知识储备或者大胆的猜测一下,英国女王有没有实权,她的权力大不大?
同学:
老师:好,我现在先剧透一下,英国女王虽然在位时间特别长,但是,她并没有什么实权。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没有什么实权,那么女王在英国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英国的权利又掌握在哪些人的手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到第七课的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条件,即背景。请同学们看下第36页,先看下第一个子目下面的历史纵横。在看的过程中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英国议会成立的时间?议会由哪两部分组成?议会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讲授新课:
板书: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看完了吗?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我刚刚提的问题?
学生:
老师:这一段主要讲了有关英国议会的起源及发展,现在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英国议会的状况。英国议会是资产阶级议会的鼻祖,它起源于中世纪(这里有个时间概念,关于中世纪,中世纪指的是约公元476年至公元1640年的这个时间段,它是欧洲历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一个时期,又称黑暗时代或者中古时代)。我们现在继续英国的议会,大约在13世纪中期,贵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争中获胜,成立议会,议会制度形成。13世纪末以后,议会经常召开,议员由贵族、市民和骑士组成,由于各个阶层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开会,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又称平民院。国王是议会的召集人。即由英王、上院和下院三部分共同构成英国的议会政体。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传统上,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利。但是,这一时期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板书:1、英国有长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