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队列研究演示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料收集方式 问卷调查:对对象或知情人询问调查获得 面访 自填问卷 间接采访:电话采访、信访、网络访问等 直接观察 查阅记录或档案 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 环境调查与检测 精选编制 七、现场实施办法及组织管理 质量控制 调查员的选择:严谨、亲和力强、专业 调查员培训:研究目的、调查技巧、统一调查内容和态度 制定调查员手册:操作程序、注意事项、问卷说明 监督:复查、数据核查、调查员一致性检查 精选编制 八、资料整理及统计分析 (一)资料的核查清理 保证数据的完整、准确 抽样核查 逻辑检查 修正 验收 归档 资料编码,形成数据库 精选编制 (二)一般特征的描述 对两组人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从而了解资料的一般情况 两组的入组人数 失访人数、失访率及失访原因分析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分组描述 年龄、性别、民族、地区等 精选编制 (三)均衡性分析 两组基线特征的可比性进行统计学检验 若假设检验P?,认为两组在该特征上可比 若假设检验P??,认为两组在该特征上不可比,应结合实际意义,考虑该因素为混杂因素 在发生率比较及RR计算时进行控制 分层分析 多因素分析 精选编制 (四)结局发生率的计算 结局发生率:说明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结局事件的发生频度或强度的指标 累积发病/死亡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 发病/死亡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 标化发病/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bidity mortality ratio , SMR 标化比例死亡比standardized 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 , SPMR 精选编制 定性资料分组整理 根据暴露和结局进行交叉分组统计频数,形成列联表 精选编制 本例: 精选编制 定量资料分组整理 根据暴露分级情况和疾病状态进行交叉分组统计频数,形成列联表 队列研究资料的列联表 结局 暴露分级 合计 E0 E1 E2 … Ei 发生 a0(=c) a1 a2 … ai n1 未发生 b0(=d) b1 b2 … bi n0 合计 m0 m1 m2 … mi t 精选编制 40-59岁男子不同基线血清胆固醇水平冠心病6年发生情况 冠心病 基线血清胆固醇(mg/dl) 合计 210 210~ 245~ 病例 16 29 51 96 非病例 438 426 373 1237 合计 454 455 424 1333 精选编制 1.累积发病率CI 研究期间队列人群中发生某病的频率 其实质为频率,故取值[0,1] 观察期越长,其值越大,报告时应注明时期 本例10年累积发病率暴露组75.25‰对照组5.10‰ 适用条件:稳定、大人群 固定队列 随访时间较短,失访人数较少 个体随访时间基本一致 精选编制 2.发病密度ID 以观察人时数为分母计算发病率 单位时间内发生疾病的速率 较准确的说明疾病发生强度 取值范围:0~+∞ 单位:/时间 适用条件: 动态队列 随访时间长,失访人数较多 个体随访时间差别较大 精选编制 人时数的计算方法 总人时:随访人群中所有个体暴露于研究因素的时间总和,常以人年为单位 计算方法 精确法:已知每个个体的观察时间 近似法(含寿命表法):大人群时,已知观察期内每个随访间隔进入队列人数Nx、出现结局人数Dx、失访人数Wx 精选编制 本例: 精选编制 结局outcome 研究队列中规定的、体现研究因素作用的预期结果事件 终末结局:发病或死亡 中间结果:健康状况或生命质量变化 通过随访得到,个体一旦出现结局则结束观察 一次队列研究可有一个或多个结局 一种疾病的多种状态或临床表现 多种疾病,提高研究效率 定义明确: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 精选编制 比较 基本思想:如果某因素是某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暴露人群发生率一定与未暴露人群有差别 比较的范围:未患有研究疾病人群 比较的对象:暴露组和未暴露组 比较的内容:结局发生情况 比较的基础:基线和随访 精选编制 二、特点 属于观察法范畴 属于分析性研究的范畴 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因果研究,由因到果 前瞻性研究:结局发生前开始研究 时间顺序明确 ,因果关联的证实力强 研究对象按照暴露与否进行分组 计算发病率,比较差异,确证暴露的病因作用 精选编制 三、用途 检验病因假设 暴露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联 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联——一因多果 评价预防效果 考查自发预防措施的效果-人群自然实验 研究疾病自然史-临床、队列研究 新药临床实验上市后监测 大人群中,用药/不用药人群远期不良事件比较 精选编制 四、类型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暴露情况分组 确定研究队列的时间是过去 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已经出现 无需随访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暴露情况分组 确定研究队列的时间是过去 结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