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食品化学——第六章 维生素.ppt

发布:2016-12-21约1.6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水溶性维生素: VB1、VB2、VC 等 脂溶性维生素: VA、VD、VE、VK 维生素类似物 §6.1 概 述 §6. 维 生 素 §6.2 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 不饱和烃 酯、醛、酸、醇 性质: (1)对氧、氧化剂、脂肪氧合酶敏感 (2)光照:加速氧化 (3)热、碱性、弱酸性:较稳定 无机强酸:不稳定 (4)缺氧,变化:?-胡萝卜素 → 新?-胡萝卜素 (5)铜、铁离子:破坏 (1)视黄醇:维生素A1 (2)脱氢视黄醇:维生素A2 (3)新维生素A 维生素A原: 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在动物的肝或肠道中转化成维生素A1 动物性食品:胆钙化醇 — D3 7–脱氢胆固醇(皮肤)→ 紫外线 → VD3 植物性食品、酵母:麦角钙化醇 — D2 麦角固醇 →紫外线 → VD2 二、维生素D 生理功能: (1)视觉: 缺乏:夜盲、干眼 (2) 生长发育 三、维生素E 生育酚 生育三烯酚 生育酚:?、?、?、? 稳定性:较稳定 中性、碱性:耐高温和氧化 光照:损失 酸性:逐渐分解 性质: 热、酸:稳定 氧、氧化剂:破坏 碱、紫外线:不稳定 金属离子:促进氧化 一般烹调,损失不大;长时间,活性降低 作用: 抗氧化剂 抗衰老,促生育,增强肌肉爆发力 四、维生素K 2-甲基-1,4-萘醌 的衍生物 VK1:叶绿醌,植物 VK2:聚异戊烯基甲基萘醌,肠道细菌合成 VK3:2-甲基萘醌,人工合成 存在: 叶绿醌:蔬菜 动物性食品较低(除猪肝) 作用:参与凝血;抗氧化剂 性质:还原性 碱、光:破坏 热、酸:稳定 §6.3 水溶性维生素 一、VC — 抗坏血酸 1. 结构 4种异构体: D-抗坏血酸 D-异抗坏血酸 L-抗坏血酸 L-异抗坏血酸 一般指 L-抗坏血酸 2. 稳定性 (1)易氧化: 光、金属(Cu、Fe)加速氧化 (2)酸性(pH4):很稳定 (3)O2对氧化速度影响很大: 氧分压低时,与氧浓度成正比 氧分压高时,与氧分压无关 二、硫胺素(VB1) 生物活性形式: 硫胺素焦磷酸酯(TPP) (焦磷酸硫胺素) 稳定性:(1)光、热、酸:较稳定 (2)中性、碱性:易降解 (3)食品中其他组分:影响其降解 (4)低AW 、室温:稳定 (5)在鱼类、甲壳类食品中不稳定 存在: 动植物食品 生理活性:单纯VB1无生理活性, TPP: 辅酶 三、核黄素 VB2 ① 黄素单核苷酸(FMN) ②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稳定性: ① 对热稳定,不受空气中氧的影响 ② 酸性中稳定,碱性中不稳定 ③ 对光辐射(紫外光)极敏感: → 光黄素 + 光色素 四、尼克酸 维生素PP,VB5 烟酸、烟酰胺 (尼克酸、尼克酰胺)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