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中外人物评说——柏拉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希腊文明 柏拉图 回归灵魂的渴望… 生平 名门望族 失望 游历 广泛考察各地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制度,与各地的学者商讨学术。 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阅历,为柏拉图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奠定了知识基础。 哲学 世界观 现实世界 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 理念的影子和摹本 虚假、残缺、变幻 理念世界 世界本原 真实、完美、永恒 方法论 回忆说 知识人先天固有 人们的学习只不过在回忆理念世界的知识 人生观 评价 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 政治 维持贵族特权,又可为贫苦阶级接受。 直接民主 《理想国》 洞穴神话 ——苏翁 “铜铁当道,国破家亡。” “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 真正懂哲学的人来做国王 和谐与效率 理想国 ——等级森严、理想化的奴隶制国家 叙拉古 政治挫折 《法律篇》 理想化的宪法国家 强调法治 法律是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法律一方面依靠说服,一方面依靠强制。如果所有人都遵守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人治优于法治? 法治优于人治? 教育 “子女教育是社会的基础。” ——柏拉图 雅典学院 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学校 柏拉图学院 学生来源 希腊各城邦的上层社会,男、女生平等。(奴隶主) 学习内容 哲学、政治、算数、几何、体育、天文学… 教学形式 对话教学,自由讨论,启发式 罗马帝国 阿卡德米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 评价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理论政治家。 哲学上,提出了唯心主义理念论,推动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政治上,设计了理想国,其中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具有深远历史影响。 强调法治,认为法律应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后代法治国家的建立。 教育上,重视教育,他创建的阿卡德米学园成为思想的集散地,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坚持男女平等,使女性接受教育,曾主张打破对女性政治权利的限制。 柏拉图与孔子 相同: ①时代: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渊源地位。 ②个人活动大致相同:从政、游历、从教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④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⑤著作:二者的著作都属于对话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⑥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产生、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同: ①柏拉图的研究领域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追求善。 ②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相信上帝和神的存在;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敬鬼神而远之”。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和管理国家。你是否同意他的意见? ——2012年北大自主招生面试题 ——柏拉图 财产共有 普及教育 ——柏拉图 40岁 阿卡德米学园 基督教 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 墨子 孔子 伯利克里 苏格拉底 老子 亚里士多德 春秋时期 普罗塔格拉 泰勒斯 古希腊 唯心主义哲学家 教育家 28岁 12年 世界 现实世界 理念世界 生前与死后 灵魂 人(理念) 男人(现实) 女人(现实) 个性 共性 共性 个性 马克思 柏拉图 猫 对话体 篇幅较长 共计10卷 论正义 神话 格言警语 统治者 军人 平民 ——柏拉图 ——柏拉图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