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2《秦腔》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发布:2025-01-11约2.5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2《秦腔》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秦腔》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深入剖析文本,引导学生理解秦腔的艺术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设计思路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秦腔选段,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秦腔的独特韵味。

2.文本解析:分析《秦腔》的结构特点、语言特色及人物塑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文化探究:探讨秦腔的艺术价值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4.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秦腔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秦腔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建构与运用。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对《秦腔》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秦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2.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品味《秦腔》中的艺术美,提升审美趣味,激发创造潜能,在欣赏和评价秦腔艺术的同时,尝试进行相关创作。

3.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秦腔》的语言特色,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戏剧艺术的基础知识,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艺术形式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他们在分析文本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喜欢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秦腔》这样的传统文化内容时,可能会因为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和背景知识而感到难以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此外,秦腔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特点可能也会给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欣赏带来一定的挑战。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音响设备、计算机

-课程平台:校园网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秦腔选段音频、视频资料、相关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

-教学手段:PPT演示、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秦腔的经典选段,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这段秦腔的感受,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形式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文本解析(10分钟)

a.分析《秦腔》的作者背景、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

b.通过PPT展示《秦腔》的结构图,讲解其章节安排和故事线索。

c.着重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特色、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

2.文化探究(5分钟)

a.介绍秦腔的历史发展、地域特色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b.讨论秦腔与其他戏剧艺术形式的异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三、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小组讨论(5分钟)

a.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秦腔》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及其艺术魅力。

b.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2.角色扮演(5分钟)

a.选择《秦腔》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秦腔的情感表达。

b.学生扮演后,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进行点评,强调秦腔的艺术魅力。

四、巩固练习(5分钟)

1.完成练习题:教师发放关于《秦腔》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讨论答案:学生互相讨论答案,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堂小结(2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秦腔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课后进一步了解秦腔,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总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秦腔》的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主题。他们能够分析出文本中的语言特色、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对秦腔的艺术形式有了深入的认识。

2.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对秦腔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能够将秦腔与其他戏剧艺术形式进行比较,从而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审美鉴赏:学生在欣赏秦腔的过程中,提升了审美趣味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能够感受秦腔中的美学价值,对戏剧艺术的审美标准有了自己的见解。

4.语言运用:学生在分析《秦腔》的语言特色时,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他们学会了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对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都有所帮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