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文教学教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大學國文教學參考文獻
有關歷年來專家學者對大學國文課程的討論意見,大概可分為國文教學的
困境(問題)、定位、內涵(目標)、教材編選與詮釋、教學方法等。
(一) 國文教學的困境(問題)
有關大學國文教學的困境與問題,早在 1985、1986 年即由《國文天地》
雜誌社,舉辦一連串會議,並邀請專家學者為大學國文教學把脈,如:
1. 〈「問題重重的大學國文」座談會〉(林慧峰,1986)
2. 〈大學國文問題會診〉《國文天地》編輯部,1986
3. 〈國文教育診斷書──誰來根治十大疑難雜症〉《國文天地》編輯部 1986
4. 〈是大一國文還是高四國文〉(喬衍琯,1985)
5. 〈救一救大一國文〉(張火慶,1986)
6. 〈「革新大一國文」座談會〉(衣若芬,1988)
7. 〈為國文教學走出一條活路〉(蕭麗華,1986)
8. 〈革新大一國文教學之我見〉(簡宗梧,1988)
9. 〈取下國文教學的兩道緊箍兒──談目前大專國文教學的困境與及解決之
道〉(黃忠天,1991)
10. 〈解除緊箍咒──給國文教學一條活路〉(陳萬益,1992)
大一國文教學的探討 〉(簡光明,1994)
11. 〈
12. 〈
大學國文教學的回顧與前瞻 〉(詹海雲,1994)
13. 〈尋找國文科教學在e世代的生命力〉(張娣明,2003)
(二) 國文教學的定位
在大學國文課程的定位上,八十二年大法官判定部訂必修課程違憲,國內
各大學展開修訂各校必修課程的工作,大學國文課程或由必修改為選修,或由
四學分改為三學分、或融入通識課程中。有關此方面的探討,有:
1. 〈第四片土司麵包──訪社會人士談大一國文〉(陳義棟,1986)
2. 〈論今日「大一國文」的必要性〉(張雙英,1988)
3. 〈大一國文的加減問題〉(王文顏,1988)
4. 〈超越「大一國文」-淡江大學「文學與藝術欣賞」及「中國語文能力表達」
之規劃與示例〉(林保淳,1997)
5. 〈普遍性與殊異性──談技職體系國文教學的定位思考〉(傅正玲,2002)
6. 〈技職體系下的國文教育 〉(許錟輝,2001)等。
(三) 國文教學的內涵(目標)
因為大學國文課程的定位多樣化,在國文教學的內涵與教學目標的訂定
上,也出現重新探討的可能,如:
1. 〈從理論與實際看所謂大學國文通識化 〉(葉國良,1994)
2. 〈學習是為了讓生活更容易──談國文教學中的情意開發〉(廖玉蕙,
1996)
3. 〈國文學習方向的省思 〉(畢仙蓉,2002)
4. 〈大學國文教育的人文精神與實踐的省思〉(李玲珠,2003)
5. 〈醫護學院國文課程融入通識精神之探討-以高雄醫學大學與輔英科技
大學“國文"課程為例 〉(簡光明,2004)
6. 〈人文教育素養與國文教學 〉(朱榮智,2005)等。
(四) 國文教材編選與詮釋
隨著「革新大一國文的」聲音四起,陸續有學者在教材與教法上提出建議。
在教材上的改革,從重編教材的探討,如:
1. 〈大一國文教材芻議〉(喬衍琯,1988)
2. 〈如何編選理想的國文教材〉(王熙元,1991)
3. 〈關心專科學校的國文教材〉(陳麗明,1991)
4. 〈理工學院大一國文擬目〉(劉君燦,1986)
5. 〈法學院大一國文擬目〉(蔡錦昌,1986)
6. 〈商學院大一國文擬目〉(元之,1986)
7. 〈農學院大一國文擬目〉(黃俊傑,1986)
8. 〈醫學院大一國文擬目〉(陳勝崑,1986)
9. 〈音樂學院大一國文擬目〉(洪惟助,1986)
10. 〈當前大學國文教學改進之觀察與省思:以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台灣大
學為例 〉(何寄澎,1990)
2
11. 〈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之興革措施及其檢討 〉(簡宗梧,1992)
12. 〈台灣文學與國文教學 〉(許俊雅,1997)
13. 〈文學批評與國文教學 〉(蔡宗陽,1997)
14. 〈田野經驗在國文教學中的價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