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国文》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国文》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T1007 课程名称:《大学国文》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实习学时:0 总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大学语文是为大学本科生(或专科生)普遍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旨在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拓展并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与文史知识,让学生深入的领会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深入的领会作家作品的思想内蕴与艺术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质。本课程可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深入认识祖国悠久的文学传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改善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学习并掌握中国文学史的一般知识,了解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历史变迁等方面的联系;学习并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重要文学流派、文学事件和文学现象,学习中国诗词曲赋的一般知识和方法;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杰出人物的生平,学习他们的崇高人格和高尚情操。 实践能力方面:能够运用正确的知识、理论、方法,评价、鉴赏本课程介绍的作家和选录的作品;能够借鉴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运用本课程介绍的方法创作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诗词、小说、散文;能够在演讲、论辩和文章写作中运用本课程课文中的格言、名句、修辞方法、表现技巧,增强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
主要介绍大学语文的定义、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等。
第1章 先秦文学(6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先秦诗歌和历史散文概况、《诗经》《左传》《论语》《庄子》。 1.1先秦文学概况 1.1.1文学的产生及早期的文学形式 1.1.2先秦诗歌概况 1.1.3先秦历史散文概况 1.1.4先秦诸子散文概况 1.2先秦诗歌 1.2.1《诗经》 1.2.2《楚辞》 1.3先秦历史散文 1.3.1《左传》 1.3.2《战国策》 1.4先秦诸子散文 1.4.1先秦儒家《论语》、《孟子》、《荀子》 1.4.2先秦道家《老子》、《庄子》 第2章 两汉文学(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两汉散文和诗歌概况、汉乐府民歌 2.1两汉散文 2.1.1两汉政论文 2.1.2两汉史传文 2.1.3汉赋 2.2两汉诗歌 2.2.1汉乐府 2.2.2汉代文人诗与《古诗十九首》 第3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建安风骨、陶渊明其人其诗 3.1魏晋风度与魏晋文学 3.1.1魏晋风流 3.1.2建安风骨 3.1.3其他文人的创作 3.2陶渊明 3.2.1陶渊明的为文 3.2.2陶渊明的为人 3.3魏晋南北朝小说、民歌及文论 3.3.1魏晋南北朝小说 3.3.2南北朝民歌 3.3.3魏晋南北朝文论 第4章 隋唐五代文学(8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唐诗及唐代散文概况,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歌,晚唐诗、词。 4.1唐诗的初期发展 4.1.1唐代诗风的转变及诗体的形成 4.1.2初唐四杰及张若虚 4.1.3陈子昂和诗歌革新 4.2唐诗的兴盛 4.2.1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4.2.2盛唐诗歌的代表流派与代表诗人 4.2.3浪漫主义大家李白与现实主义大家杜甫 4.3唐诗的流变 4.3.1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4.3.2韩孟诗派 4.3.3中唐其他诗人 4.3.4晚唐五代诗歌 4.4唐代散文及小说概况 4.4.1唐代古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创作 4.4.2唐代小说 第5章 宋辽金文学(6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宋词概况,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人的诗、词。 5.1词的基本知识及宋词流派 5.1.1词的基本知识 5.1.2柳永与婉约词派 5.1.3苏轼、辛弃疾与豪放词派 5.2宋词鉴赏 5.2.1婉约词欣赏 5.2.2豪放词欣赏 5.2.3婉约词与豪放词比较 5.3宋代诗文及小说 5.3.1宋代诗歌 5.3.2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5.3.3苏轼与宋代散文 5.3.4宋话本 第6章 元明清文学(1学时) 本章重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