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外科护理).pptx

发布:2024-12-20约2.66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与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腹膜腹膜是一层很薄的浆膜,分为互相连续的壁层和脏层两部分。壁层腹膜紧贴于腹壁的内面,脏层腹膜覆盖于腹腔内脏的表面,将内脏固定于隔肌、后腹壁和盆腔壁并形成系膜、韧带和网膜。

;(二)腹膜腔腹膜腔是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男性腹膜腔是完全密闭的,女性腹膜腔则经过输卵管、子宫、阴道与体外相通,所以女性易患原发性腹膜炎。;壁层腹膜受周围神经支配,因此痛觉敏感,定位准确。

脏层腹膜主要受内脏神经支配,痛觉不敏感,常为腹部钝痛,痛觉定位差;而对牵拉、膨胀、痉挛等刺激较为敏感。

;1.润滑作用:腹膜分泌少量浆液润滑腹腔,减少腹内脏器移动时的摩擦,有利于胃肠蠕动。

2.渗出和吸收作用:急性炎症时,腹膜分泌出含有巨噬细胞及纤维蛋白的大量渗出液,但大量渗出可导致水和电解质失衡。腹膜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能吸收腹腔内积液、血液、空气和毒素等。尤其是隔下腹膜吸收能力强,盆腔腹膜吸收能力弱,急性炎症时因腹膜吸收大量毒性物质而引起感染性休克。所以腹腔有炎症时,患者宜取半卧位。;3.防御作用:

大量渗出液可稀释毒素,减弱刺激;

渗出巨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异物和破碎组织;

渗出纤维蛋白沉积在病变周围,发生粘连,以防止感染的扩散并修复受损的组织,但因此造成的腹腔内广泛的纤维性粘连,可使肠管成角、扭曲或成团块而引起粘连性的肠梗阻。;病人,男,40岁。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行手术治疗。术后第7日,大便次数增多,混有黏液,伴里急后重。体格检查:体温39.2°C,P90次/分,Bp120/80mmHg。心肺正常。腹部伤口无红肿,腹平坦,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弱。

工作任务:

1.对该病人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并提出护理诊断。

2.该病人入院后若选择手术治疗,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

3.对该病人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

;概述

急性腹膜炎是是由细菌感染、腹部损伤、化学刺激等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以腹膜刺激症状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为特征。

(一)按发病机制分1.原发性腹膜炎

2.继发性腹膜炎

(二)按病变范围分1.弥漫性腹膜炎

2.局限性腹膜炎

(三)按病因分1.细菌性(化脓性)

2.非细菌性

;原发性腹膜炎

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细菌经血液循环、淋巴途径或者女性生殖道侵入腹腔。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上较为少见。

继发性腹膜炎

是指在腹腔内的某些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腹膜炎。

临床上以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最为常见(图15-1)。;病原菌进入腹腔途径:

①血行播散:如肺炎、泌尿系感染通过血性播散。

②上行感染:如女性通过泌尿生殖系感染。

③直接扩散:如泌尿系感染可通过腹膜直接进腹腔。

④透壁性感染:肠腔内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直接穿透肠壁进入腹膜腔

病原菌:视原发病而异,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1.腹内脏器的穿孔或破裂是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如急性阑尾炎穿孔、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以及腹部损伤引起腹内空腔脏器破裂等。

2.腹内脏器感染及扩散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女性生殖系化脓性炎症等感染护散而引起。

3.其他腹腔手术污染、胃肠道、胆道及胰管吻合口漏等。;腹膜的炎症可导致腹腔内大量液体渗出和毒素吸收,病人极易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甚至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危及病人的生命。

因此对此类疾病护理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治疗、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一:病人全身及腹膜局部防御能力

其二:致病病原菌的性质、数量和时间;

;(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5、并发症;由于急性腹膜炎致病因素多、病情重,患者除疼痛等痛苦折磨外,可有焦虑、烦躁,甚至精神症状。当非手术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或因病变严重而决定急诊手术时,更易产生恐惧、不信任或不安全感。

;(四)辅助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腹腔穿刺;腹腔灌洗;(五)处理原则;

;[护理诊断];(一)病人腹痛、腹胀等减轻或缓解。

(二)体温得以控制,接近正常。

(三)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四)各器官血供正常、功能完整。

(五)减轻焦虑,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六)及时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体位与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