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统编版(2024)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2教案 教学设计.doc
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10的加减法原理,熟悉10的分解组合,能准确执行简单的一位数加减10的操作。
技能目标:发展心理运算的能力,在不需要实物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10的加减法判断。
情感目标:在合作与竞赛的环境中,激发学习乐趣,培养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的分解组合规律,熟练进行10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在没有实物辅助的情况下,进行心理运算,尤其是逆向减法问题的处理。
教学准备
物资准备:数字卡片(0至10),计数棍或彩色圆片若干,练习簿,多媒体教学资料。
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成便于小组活动的形式,确保学生间容易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5分钟)
快速问答:“我说你做”游戏,教师说出一个与10有关的加减法口令,如“10减2等于几?”学生立即做出相应的动作或大声回答。
二、新知讲授(15分钟)
1.10的分解组合复习
快速复习之前学过的10的分解组合,通过数字卡片配对游戏,巩固10的构成知识。
2.加法演示
使用计数棍或彩色圆片演示10的加法,如9+1=10,8+2=10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加至10的过程。
3.减法演示
同样使用实物,演示从10出发的减法,如10-1=9,10-2=8,强调减法是从整体去除一部分的概念。
三、实践活动(20分钟)
“谁是最强大脑”:分组进行加减法竞赛,每组轮流解答10的加减法题目,最先准确给出答案的小组得分,最后统计得分最高的小组为胜者。
“小小银行家”:创设情境,假设每个人手中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可用彩色圆片代替),通过交易(加减法操作)模拟买卖场景,练习10的加减法。
四、总结与反馈(5分钟)
今日亮点:回顾今日学习的关键点,强调10的加减法对于日常计算的重要作用。
互帮互助: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培养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
五、家庭作业
“生活中的数学家”:寻找生活中与10的加减法相关的事例,如家里有10本书,送给朋友2本,现在还有几本?并将发现的故事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