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理念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pdf
STEAM理念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摘要: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STEAM教育的概念,国内相关研究如雨后
春笋,方兴未艾。STEAM教育让学生基于真实生活进行探究实践,利用综合知识
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学科间交叉,推进跨学科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与科学教育不谋而合,所以科学教育理应成为STEAM教育的
主阵地。笔者结合自己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实践,对STEAM理念下小学科学教育的
发展做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STEAM教育小学科学教育
“STEAM教育”是将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
Mathematics(数学)有机融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基于真实生活进行探究实践,利用综合知识
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强调学科间的交叉,推进跨学科的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作为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STEAM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美国,
STEAM已上升为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目前国内STEAM教育研究已经在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STEAM教育的背景特点、目标取向以及实施现状,但对其具体教
育活动设计的研究相对薄弱。
STEAM教育要落地生根,首先离不开科学教育。因为小学科学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关
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
应用于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理解求
真务实、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这些都与STEAM教育不谋而合,所以科学教育理所应
该成为STEAM教育的主阵地。同时科学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和突破,也需要
运用STEAM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笔者结合自己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实践,对STEAM背景下小
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做了如下探究。
一、源自生活,以真实生活问题为引导
“生活即教育”。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没
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现代课程论也认为,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
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同样,STEAM教育提倡基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完
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与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追求知识的传承,过于强调集中统一,
把自己孤立、封闭、僵化起来。再者,现实的科学环境是错综复杂的、是劣构的,解决方法
往往需要在杂乱无章的情境中发现、寻找。而教材上的实验进行了简化,设置的是满足实验
的条件或现象即可,所以学生很大程度上存在能完成教材上的实验,但接触生活实际就茫然
失措的现象。要革除这些弊端,真正做到让小学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STEAM教育的理念和
模式就能够提供非常好的借鉴:小学科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让学生从真实生活实际中进行体验,从而发现问题,再进行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
可以创设一系列真实生活的情境,尽可能还原生活中的场景,而不要拘泥于仅仅只创设科学
的实验场景或条件。
例如: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太阳与影子》。课前,笔者让学生
上午课间操、中午放学和下午放学时在操场上观察自己、篮球架和旗杆的影子方向及长短,
以及在活动、游戏时影子变化的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课堂上再模拟这些运动变化,还原
生活中的场景,讨论所发生变化的原因,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以学生生活实
际的问题出发来探讨科学知识,符合STEAM教育的相关理念。
二、整体探究,以项目式学习为方式
STEAM教育倡导的项目式学习强调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活动、项目设计、
进行合作探究,最终达到解决问题、项目产出的目的。在基于项目的STEAM学习中,学生围
绕“明确的结果和模糊的任务”进行跨学科探究学习,运用已掌握的概念、已具备的能力以及
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思维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
作为科学教师,应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小科学家”们能直接
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有机会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在STEAM理念下,科学课程需要改变以前靠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倾听为主的教学方
法,构建以项目完成或解决问题的项目式活动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