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十大HSE管理工具答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核电工程十大HSE管理工具 核电工程十大HSE管理工具 按照“先僵化学习、后优化创新、再固化提升”的思路学习、消化、吸收美国CBI公司先进的HSE管理方法。依据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以解决HSE管理工作中的障碍为切入点,开发了AP/CAP核电工程十大HSE管理工具,并在所有项目推广使用: 安全 时刻 项目HSE体系评估 HSE 领先指标 “矩阵式” HSE检查 “黑名单”管理 JHA/JSA 高风险控制模型 HSE可视化 团队式 班前会 HSE停工授权 为保证CAP1400/1000核电工程整个建造过程中涉及的高风险作业安全可控,借鉴依托项目良好实践,并结合CAP1400/1000核电工程技术特点及施工逻辑,针对辨识出的19个高风险作业,开发了《CAP1400/1000核电工程高风险作业HSE管理模型》,明确各项高风险作业HSE先决条件和工序中存在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并借鉴质量计划(ITP)选点见证的方法,实施全过程HSE管控,确保了依托项目19项高风险作业全部安全实现。 2.1十大HSE管理工具——(1)高风险作业HSE管理模型 以SG吊装为例:吊装作业开始前,项目部和承包商的HSE部、施工部共同对吊装作业的先决条件逐项进行验证并签字确认。 在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全部落实,安全条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方可开始后续施工。 A.HSE先决条件检查 SG吊装实例 2.1十大HSE管理工具——(1)高风险作业HSE管理模型 B.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 项目部和承包商施工部负责落实危险源控制措施,HSE部负责选点验证 识别每道工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SG吊装实例 项目部和承包商按照施工工序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工作,辨识每道工序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消除或控制措施,实施分级管理。 在落实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时,施工部和HSE部共同选点验证。 2.1十大HSE管理工具——(1)高风险作业HSE管理模型 -*- 借鉴美国CBI公司HSE体系评估方法,对项目HSE监督检查采用季度HSE体系评估模式,每季度对项目HSE管理体系符合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一次全面评估。 每次评估安全质量部负责人带队组织4-5名经验丰富的HSE专业工程师成立评估组; 对项目现场文档资料和现场15个专项进行评估,评估周期为5天; 重点评估程序执行力,验证施工方案实施情况; 2.1十大HSE管理工具—— (2)项目HSE体系评估 HSE体系评估内容 评估程序执行力 -*- 针对发现问题查找HSE管理存在的缺陷,并从管理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引入暴露修正因子量化考核各评估要素; 采用HSE管理仪表盘显示评估结果,直观展现现场HSE管理状态。 2.1十大HSE管理工具—— (2)季度HSE体系评估 示例 量化考核各评估要素示例 HSE管理仪表盘示例 项目部对承包商HSE检查采用“矩阵式”HSE检查模式。项目部每月根据现场安全趋势,以“日历表”的形式编制月度检查矩阵,明确每天专项检查类型和责任人。专项检查覆盖现场所有施工活动,提高了HSE检查的有效性,以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矩阵式”HSE检查模式替代了传统的“安全大检查”。 -*- 2.1十大HSE管理工具—— (3)“矩阵式”HSE专项检查 示例中7月2日中显示信息:“1-g.i.p”表示检查检查内容为脚手架/高空作业/PPE专项检查;检查人员是g.张某、i.王某、p.李某;检查时间为7月2日。 2.1十大HSE管理工具—— (4)HSE领先指标卡 为提高项目现场HSE预测预警能力,引进美国核电项目 “HSE领先指标”主动预测工具。结合依托项目实际,从HSE管理活动中选择最关键的要素开发13类HSE领先指标卡。动员项目部员工现场观察填报每项指标的安全数量、风险数量和重大风险数量。 2.1十大HSE管理工具—— (4)HSE领先指标卡 HSE部定期统计分析,判断各项指标的安全趋势,并超前制定改进措施,实现HSE管理关口前移。以海阳项目为例,近一年收集HSE领先指标卡2332张,安全指标22709项,风险指标1087项,员工参与度达80%以上。 应用:通过计算现场安全指标数量∕总观察数量绘制安全比趋势图。 当安全比明显下降时,可进一步对子观察项进行分析,实现安全预测、及时改进的功能。 2.1十大HSE管理工具—— (5)HSE可视化 核电工程现场立体交叉作业多、人员密集,为快速识别现场人员、设备设施符合管理要求,现场推行可视化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可视化和设备设施检查可视化。 ①人员管理可视化,主要是通过HSE培训授权帽贴和标识岗位身份的反光背心实现。 HSE专项培训授权帽贴 标识岗位身份的反光背心 ②设备设施检查可视化,主要通过检查色标直观反映现场设备设施的检查状态: 对现场设备、工机具季度检查合格后按季度次序挂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