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函授.doc

发布:2016-03-31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概念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三、社会化的类型 四、社会化的关键期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分析 (一)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二)对社会化的理解: (1)社会化是一个过程,一个学习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个体的社会化体现,了社会的特点与时代的风貌。 (2)社会化是经由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这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社会教化,个体内化就无从谈起;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 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教化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系统的、正规的教 育,如学校对学生的教育; 另一类是非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 (3)社会化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并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 作为个体的人,不经过社会化就无法成为一个社会人,更无法获得更高的发展。 个人通过社会化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发展。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1、自理技能的社会化(社会化的最初内容)——生存首要必需的技能。 2、谋生技能的社会化——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㈡行为规范社会化 包括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法律规范社会化:使人们能按照法律制度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明显而强烈的强制性。道德规范社会化:使人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三)社会角色社会化 1、对社会角色的认知。2、确定社会角色的期望。3、培养化解角色冲突、适 应角色变化的能力。 4、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吴重光等人要求大学生写出的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 (四)政治社会化 个体逐步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所采用和肯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 (五)民族社会化 民族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本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三、社会化的类型 早期社会化 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基本的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 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 发展社会化 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如职业 培训、成人教育等。 反向社会化 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年长的一 代。 再社会化 个体舍弃过去接受的一套社会规范和价 值标准,重新学习社会所要要求的社 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 四、社会化的关键期 1.婴儿期是社会化过程中语言发展 的关键期 2.幼儿期是社会化过程中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 3.童年期是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 的关键期 4.少年期是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 5.青年初期是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   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达西面约1000千米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一岁半。大概都是在出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都在孤儿院里养育,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 印度狼孩的特殊行为表现 : 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她们惧怕人,对于狗、猫似乎特别有亲近感,其次中小孩。白天她们一动也不动,一到夜间,到处乱窜,象狼那样嚎叫,人的行为和习惯几乎没有,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 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 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牧师夫人“妈”)。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 卡玛拉的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2年7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经过5年,她能照料孤儿院幼小儿童了。 卡玛拉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   阿拉玛到第2个月,可以发出“波、波”的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了。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 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波、波”和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