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咨询师要点整理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doc

发布:2016-04-01约9.7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第一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勒温(K.Lewin,1936)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公式中,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该公式的含义是: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E.P.Hollander,1976)提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和确立期。 哲学思辨阶段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中叶。其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经验描述阶段 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代表人物麦独孤,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 实证分析阶段 实证分析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进行实证研究的先驱是美国学者特里普力特和德国学者莫德。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 主要观点(理解) 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是通过自然语言进行的。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与社会。 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的过程,个体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主我是主动行动者,客我是通过角色获得形成的在他人心目中的我,即社会我。行动由主我引起,受客我控制,前者是行为的动力,后者是行为的方向。 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1.意识与潜意识;2.“力必多”;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4.生本能与死本能;5.人格结构。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新精神分析论 20世纪30年代,一批德国精神病专家移居美国,如沙利文、弗洛姆、艾里克森等。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三、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一)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二)较好的遗传素质 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 什么是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分类 社会 角色 按角色获得方式划分 先赋角色 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如父母角色 成就角色 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角色 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 规定型角色 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小,如公务员、军警 开放型角色 行为的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 按角色的功能 功利型角色 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主要是追求效率 表现型角色 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 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 自觉角色 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如演员 不自觉角色 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如性别角色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失调 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 角色间冲突 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 人们对同一角色的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最严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