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大纲(材料化学专业).doc
PAGE
PAGE1
《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中文名
材料物理性能
课程英文名
phys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
双语授课
□是█否
课程代码课程学分
2
总学时数
32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教育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其他
课程形态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式
□社会实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程作品█汇报展示□报告
█课堂表现□阶段性测试█平时作业□其他(可多选)
开课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开课
系(教研室)
材料化学系
面向专业
材料化学专业
开课学期
第6学期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大学物理实验
后续课程
塑料制品成型工艺、高分子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
选用教材
1.邱成军,王元化,曲伟.材料物理性能[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目
连法增.材料物理性能[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田莳.材料物理性能[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
课程资源
1.智慧树/courseHome/1000011180#onlineCourse
课程简介
《材料物理性能》是一门材料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综合课程。课程主要介绍了材料的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物理性能的相关概念、微观物理本质、影响因素和在材料领域的实际应用。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与材料各种物理性能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和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为后续《塑料制品成型工艺》和《高分子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概论》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将来的工作和科研打下较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
表1课程目标
序号
具体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
能熟练列举和概述材料的热学、电学、光学、磁学和力学等物理性能的模型、核心因素、物理参数及其意义;能够阐述各种物理性能相关的关键因素作用机制及其影响规律;具备一定的文献调研能力,可以团队协作完成材料物理性能相关的研究分析和应用分析等课程任务。
课程目标2
具备较好的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能阐述材料物理性能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熟练判断微观粒子运动形态,并能够运用材料物理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表达材料学领域中与材料物理性能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3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学习态度与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目标4
自觉运用材料物理性能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材料化学的学科价值;具有环保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表2-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H】
2.4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借助文献研究,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工程活动过程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论。
1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H】
5.3:能够针对材料化学领域具体的工程问题对象,通过组合、选配、改进、二次开发等方式创造性地使用现代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满足特定需求,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2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L】
12.1:能在最广泛的技术变革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3
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材料化学领域相关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L】
8.1:有正确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4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方法
(一)理论学习内容及要求
表3-1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课程模块
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
学习任务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时
1
绪论及材料的热学性能
1.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概述。
3/4
1.预习:整章教材、课件
2.线上学习:材料物理性能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3.拓展阅读:材料物理性能发展简史、学科前沿相关文献
4.主题讨论:如何学好材料物理性能
重点:
1.材料热容的各种理论及其比较
2.热膨胀的定义及其基本机理
3.热传导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理
4.热稳定性的表示。
难点:
5.热传导微观机理
自主学习法:主要针对第1节
专题研讨学习法:主要针对第3节
讲授法:主要针对第2节
8
2.比热容的测量、计算及热分析方法
1/2/3/4
3.热性能分析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2/3/4
2
材料的电学性能
1.导电性能概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