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至十二节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十一节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一、模具温度调节的目的 1、加热 1)热固性塑料需要较高的模具温度促使交联反应进行; 2)某些热塑性塑料也需维持80度以上的模温,如聚甲醛、聚苯醚等; 3)大型模具要预热; 4)热流道模具的广泛使用。 2、冷却 模塑周期主要取决于冷却定型时间(约占80%),通过降低模温来缩短冷却时间,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第十一节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一、模具温度调节的目的 温度过低 塑料流动性差,塑件轮廓不清晰,表面无光泽;热固性塑料则固化不足,性能严重下降。 温度过高 易造成溢料粘模,塑件脱模困难,变形大;热固性塑料则过熟。 温度不均 型芯型腔温差过大,塑件收缩不均、内应力增大、塑件变形、尺寸不稳定。 第十一节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二、冷却系统设计 冷却介质:水、压缩空气、冷冻水、油 1.冷却通道设计原则 ⑴冷却水孔相对位置尺寸 d=(8~12)mm L≥10mm L1=(1~2)d L2=(3~5)d ⑵模具结构允许,冷却孔尽量大、多,使冷却更均匀。 ⑶冷却孔要避开塑件的熔接痕部位。 二、冷却系统设计 ⑷水孔排列与型腔形状吻合 ⑸定模与动模要分别冷却,保证冷却平衡。 ⑹浇口附近与壁厚处加强冷却 ⑺冷却通道应密封且不应通过镶块接缝,以免漏水。 ⑻进出水温差不宜过大 1.冷却通道设计原则 二、冷却系统设计 2.冷却装置的形式 二、冷却系统设计 2.冷却装置的形式 二、冷却系统设计 2.冷却装置的形式 二、冷却系统设计 2.冷却装置的形式 二、冷却系统设计 第十一节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三、加热装置设计(自学) 模具加热的方法有: 气体加热(蒸汽) 工频感应加热:设备复杂 电阻加热:最常用 第十二节 模架设计 动、定模座板 固定板 支承板 垫块 一、注射模模架的结构 二、标准模架的结构与形式 1、中小型模架 中小型模架标记:A2-100160-03-Z GB/T12556.1-1990; 四个基本型模架:A1、A2、A3、A4; 九个派生模架:P1~P9。 1、中小型模架 二、标准模架的结构与形式 2、大型模架 其组合形式有A、B两种: A型:同中小型模架的A1型; B型:同中小型模架的A2型; 大型模架标记:A-80125-26 GB/T12556.1-1990 二、标准模架的结构与形式 三、中小型模架的规格 详见教材表4-38 四、模架选择步骤 1)确定模架组合形式 根据塑件成型所需的结构来确定模架的结构组合形式。 2)确定型腔壁厚 通过查表或有关壁厚公式的计算来得到型腔壁厚尺寸。 3)计算型腔模板周界 型腔模板的长度:L=S十A十t十A十S 型腔模板的宽度:N=S十B十t十B十S 4)选取标准的型腔模板周界尺寸 5)确定模板厚度 6)选定模架 7)检验模架与注射机的关系 第十二节 模架设计 一、对模具材料的要求 ⒈材料芯部要有足够的强度与韧性 ⒉表面要有足够的硬度、耐磨性与抗腐蚀性能 ⒊抛光性能良好 ⒋加工性能好、热处理变形小 不同的模具零件对材料的要求不同 成型零件: 与高温熔体接触,耐磨、耐蚀、足够的强度、热处理变形小。 推出机构与导向零件: 耐磨、足够的韧性与强度、热处理变形小。 支承与紧固零件:有一定的强度 第十三节 模具材料的选用 第十三节 模具材料的选用 二、常用的模具钢材 1.碳素结构钢 45、45Mn、20Mn 有一定强度,切削性能好,热处理变形较大 加工前要正火或调质处理 2.碳素工具钢 T8、T8A、T10、T10A 淬火后有较高的强度与耐磨性,淬火变形大且淬透性差 淬火后用线切割加工可达较高精度 淬透性、强度、韧性、耐磨性、耐热性好,但加工性能差,粗加工前要退火处理。 3.合金工具钢 CrWMn:淬火变形很小,淬透性高 9Mn2V:价格低,淬透性、耐磨性不及CrWMn但比T10钢好 Cr12:淬火变形很小、淬透性高、耐磨性 Cr4W2MoV:淬透性、耐磨性不及Cr12,其它性能接近 5CrNiMo:500℃能保持高强度与高韧性 3Cr2W8V:适合氮化处理,耐蚀性好 二、常用的模具钢材 4.合金结构钢 热处理前具有较好切削性能,热处理后变形小。 20CrMnTi:淬透性、力学性能较高,用于尺寸大的渗碳淬硬件。 40Cr:综合性能很好,但国内Cr资源有限。 40CrMnMo:淬透性、力学性能高,用于强度高韧性好的大截面件 38CrMoAl:渗氮钢,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尺寸稳定性好。 30CrMnSi:淬透性,强韧性好,用于截面不大而力学性能好的零件 二、常用的模具钢材 H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