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晰的教学设计.ppt-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ppt

发布:2016-05-24约2.68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清晰”的教学设计 ——改进我们的教学设计 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一、 “清晰”的教学设计结构 1、 板块设计: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探索过程 (探索活动 ) 归纳小结 (解释答疑 ) 有效练习 (自主练习) 以往板块表达: (流程性) 我们的板块表达: (学习任务性) 学习任务1 学习任务2 学习任务3 ... 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板块设计 原来板块表达方式: 复习 导入 探索 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 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应用 归纳与整理 我们的板块表达方式: 2、我们的三串设计: 任务性问题1 活动方式1 反馈方式1 任务性问题2 活动方式2 反馈方式2 任务性问题3 活动方式3 反馈方式3 …… …… …… 任务性问题n 活动方式n 反馈方式n 任务性问题1 活动方式1 反馈方式1 任务性问题2 活动方式2 反馈方式2 任务性问题3 活动方式3 反馈方式3 …… …… …… 任务性问题n 活动方式n 反馈方式n 板块一 板块二 教学目标的两次分解 第一次分解: 体现在板块设计中 第二次分解: 体现在每一板块的学习任务型问题设计中 任务性 问题 导向性问题, 或学习任务, 或活动要求。 简洁、明了、有层次, 不宽泛、不细小,让学 生有完成的可能和探究 思考的空间。 反思性的任务和 巩固性练习。 a、任务性问题设计说明: “任务性问题”类型 传递信息类 巩固性任务类 一般性解决问题类 开放性问题类 采用学生倾听 (教师讲授方式) 采用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同伴之间互查互纠 采用学生先独立完成 再同伴互帮 采用先独立完成 再小组四人交流 b、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c、反馈方式设计说明: 当任务性问题放给学生后 (学生开始进行学习活动), 师生交流反馈就开始啦! 教师巡视的三件事 指导同伴之间开展学习 寻找典型资源 个别指导 巡视结束后的“交流反馈”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 师生间有针对性交流反馈,以“并联” 或“串联”的形式呈现 生—生—师间的交流反馈 教师要及时 归纳、提炼 归纳提炼后, 要留有时间 让学生内化 两点注意 3、案例分析 板块 任务性问题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反馈方式设计 教师的 教 设计 任务及 适度引导 巡视 与指导 反馈 与归纳 学生的 学 独立 思考 同伴 交流 倾听 与内化 二、“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 实施的现状与效果 1、实施现状 a、选点实验 逐步实施新教学设计结构的备 课方式 点 面 数学学科 其它学科 b、落脚课堂 尝试新教学设计结构下的小组学习 分组 学生学习的形态: “显性分组”或“隐性分组”。 条组 块组 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 学习方式 倾听 独立思考 独立思 考后的 两人同伴 互帮互 纠 独立思考后四人交流学习 教师引导后 学生学习 课堂上,主要以四人交流为主, 而分工合作(如记录员、汇报员、纪 律员)大多在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 小组长的四个职责 及时促进学生开展交流 组织成员有序呈现 不同资源并帮助个 别成员学习 课外及时提醒组内成员 完成相关作业及帮助 个别成员 课外开展相关研究 性学习时的分工安 排、定期整理 任务的呈现方式: 减少一些口头陈述方式。 用PPT形式呈现时, 在一张PPT上既要有学习材料,更要在 呈现你设计的任务性问题 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与要求。 c、申报江苏省教科研课题 批准号为;D/2011/02/035 学科涉及: 中学(含高中) 所有学科 “板块三串式” 课堂观察的 五个视角 视角一: 整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