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oc

发布:2016-11-24约3.8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州市新北区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关于开展《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活动的通知 课题组全体成员: 根据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开展研讨活动,现将具体情况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4年6月19日(周四)下午13:45—16:35 二、活动地点: 九(8)班、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北) 三、参加人员: 课题组全体成员 四、活动内容: 1.公开课: 课题 执教 班级 酸碱中和反应 刘艳 九(8) ? ? ? 2.课题组成员开展评课和交流活动 3.布置下阶段工作 ? ? ?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课题组 2014年6月9日 第七章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4) 一、辅助环节 1.板书课题 情景导入:被蚊虫叮咬过吗? ? 介绍:被蚊子、蚂蚁叮咬了,昆虫分泌的酸性物质进入肌肉,使肌肉酸痛,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止痛消肿。 质疑:你知道这其中的原理么? 2.揭示目标 (1)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能对反应过程中的溶质进行分析。 (3)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自学指导 (1)阅读书本P48“活动与探究”,了解实验过程,四人一组动手实验并在表格中记录。 (2)阅读书本P48,能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及原理,并掌握中和反应的定义。 二、先学 1.看书:按照自学指导四人一组动手实验并进行书本的阅读,教师巡视,保证每位学生都集中精力学习,并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中和反应定义、特征和实质。 自学检测 四人一组动手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1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约20mL)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温度计测溶液温度 温度计示数为: ________℃ 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刚好变成无色,再次用温度计测溶液温度 温度计示数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此时溶液呈_____性 (填“中”、“酸”或“碱”); 该反应_______热 (填“放”或“吸”) 实验2 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中所得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至蒸干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有NaCl生成。 实验结论: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酸和碱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生成了盐和水。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热(填“放”或“吸”);也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参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下列方程式。 ①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②氢氧化钾和稀硫酸的反应 (3)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被蚊虫叮咬后涂抹稀氨水来消肿止痛 三、后教 1.更正 学生板演后,其他学生有异议的上黑板订正,学生自纠,仍有问题可以讨论或者提问。 讨论 点评(1):得出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并放热,且属于复分解反应。 拓展:探究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判断。 点评(2)(3):模仿熟悉写酸碱中和的反应方程式,讲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点评(4):结合题目讲解酸碱中和的实际应用。 四、当堂训练 【必做题】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Zn + 2HCl === ZnCl2 + H2↑ B.CuO + 2HCl ===CuCl2 + H2O C.Ba(OH)2+ H2SO4 === BaSO4↓+ 2H2O D. CaCO3+2HCl ===CaCl2+CO2↑+H2O 2、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A、铁锈?????????????B、大理石????????????C、石灰水??????????D、锌粒 3、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