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与实施.ppt-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与实施
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个性) 主题活动性课程
课程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关系构建)
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室 万荣庆
wrq@xbedu.net 2016年5月
;简要内容; 一、关于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1、背景分析:当前国家要求、学校文化背景、课程现状
2、课程的理念:可结合学校文化特征和办学理念设计
3、课程的目标:
(1)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国民素养、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等);
(2)具体学科素养:体育素养、艺术素养、阅读能力等
(3)三年一个阶段的学业水平
;4、课程的框架: (圆形图、树状图、表格图等结构图)
(1)一级分类:
① 按传统分: 国家课程、校本(地方)课程、主题活动性课程(学校
各类主题活动课程)
② 上海: 分基础性、拓展性、活动性
③ 带有学校个性的分类:(如 某校课程一级分为: 求真类、求善
类、求美类)
(2)二级分类:
如 : 主题活动性课程分为 :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德育课程应序列化,假期活动展示
(3)三级分类:
对二级分类的课程再具体梳理开设哪些课程,具体开哪些课、具体
开展哪些活动,并制定具体的课程纲要或方案。
如 : 主题活动性课程中的“人与自然 ”开设哪些课程或活动。;;5、课程结构化后的课表制定:(实施流程表)
(1) 所有课的安排应整体考虑,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时间节律适当调
整,精心安排课表
(2)教师的课务培训
(3)校本课程、活动课的时间节点的安排(德育部门参与课程规划)
;6、课程的实施:
(1)课堂转型(梳理出具有学校课堂转型的方式。当前课程基地学校在这方面
不重视 )
(2)课程实施中的管理常规等(教师常规 学生常规)
(3)课程实施中的资源建设
学生资源:
① 每天的作业怎么布置
校内:知识性作业,
校外:知识性、阅读类、活动类、生活类作业)
② 学校校园网功能的拓宽
三大功能:管理平台、学习资源平台、与社区、家长交
流平台等
教师资源: ① 教师备课的资源 ② 培训老师的资源
注:信息技术教师的功能应逐步拓宽为:
信息学科整合与教学网络管理系统硬件升级、学科应用培训、资源建设等;
7、课程的实施评价:
( 1)国家课程
对课程校本化的评价(科学性,适合性
对教师实施水平评价(开发、规划、实施、质量)
对学生学习评价 (学业质量、核心素养、家庭作业)
( 2)校本课程 (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对课开发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