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自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自查报告
为贯彻《义务教育法》,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的通知》(皖教督[2014]6号)精神,对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相关标准,认真开展了自查自评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组织领导
我县成立了以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县中心学校、初中学校校长和有关人员工作会议,学习《安徽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实施方案》,明确督导范围、督导内容和工作要求,指导做好此次自查工作
二、明确督查责任
要求各学校要组织专人,按照皖教督〔2014〕6号文件的内容和要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逐项清查,造册登记,不留任何一个空白点,实现全覆盖。责任督学加强对学校填报数据的审查,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否则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全县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125所村小、78个教学点、14所乡镇小学,50771名小学生,2978名小学教师。14所农村初中,9853名初中学生, 1404名初中教师。
四、自查具体情况
1、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义务教育学校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绝大多数学校的校舍均为安全校舍。但仍有13998平方米的d级危房作为教职工生活用房使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全县按照一生一套课桌椅标准,目前村小达88%、教学点达92%、乡镇小学和初中均达100%。目前还需更换添置五千余套左右课桌椅。
3、全县寄宿生若按一人一床安排,目前村小达89%、乡镇小学达88%和初中达77%。现有寄宿生上铺床都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
4、由于大部分小学地处农村,目前还没有安全饮用水设施,一些学校只能靠购买纯净水来解决师生饮水问题。
5、全县寄宿制学校食堂有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有健康证。寄宿制小学和初中现有的食堂餐厅基本能满足师生就餐需求。
6、目前全县农村初中和乡镇小学及部分村小建有水冲厕所,基本满足师生需要,余下学校为旱厕,不符合要求。
7、农村初中和乡镇小学教室和寝室门窗完好率较高,基本达到100%。部分村小和教学点的门窗是年久的木质窗框,但完好率也达到80%以上。
8、由于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全县中小学校冬天还缺少取暖设施条件。
9、学生上下学存在突出的安全隐患主要学校门前马路缺少安全标志设施、学校附近或道路旁有水塘、校园外有摊点等二百余个安全隐患点的存在。
10、目前初中、乡镇小学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率达86%以上,村小与教学点有近半数学校配备了教育资源设备。
11、严格财经纪律,全县所有学校都能按照规定拨足拨齐公用经费,确保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12、从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全县农村初中、乡镇小学能够做到100%开足开齐课程,村小和教学点达97%,主要是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四科的专业教师缺少。
五、制定整改方案
通过自查,我们分别查找和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我县学校实际,研讨制定了整改方案,督促各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切实整改。
(一)、找准不足,分析问题存在根源
1、由于经费不足,个别学校还存在d级危房,课桌椅、学生用床配备不足,学校冬天无取暖条件设施。
2、生活饮用水不符合要求,饮用水安全有待加强。农村教学点多数学校厕所不达标,需改建或重建。
3、大部分小学位于偏远农村或交通要道旁等客观原因,学生在上下学期间存在诸多各种安全隐患点。
4、由于教学点多且分散,教师年龄老化,虽然课程开足开齐了,但教学质量不高,急需补充教师。
(二)、逐项落实,有效解决突出问题
1、针对存在d级危房、课桌椅、厕所、教室门窗和取暖设施等问题,要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做好预算,如实汇报,积极争取校安工程项目,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对于学校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要逐一排查,抓紧整改,强化对学生安全教育,加强应急避险演练,设立警示标识,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加快班班通项目建设速度,对已配备“数字资源全覆盖”和“班班通”等设备设施,要加强管理,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和维护,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4、对于国家拨付的公用经费,要加强管理,规范公用经费的使用,做到及时拨付,不违规,不挪用,真正起到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5、针对农村小学及教学点教师年龄老化和学科师资不足问题,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加大教师支教和交流制度,重点向教学点倾斜,使师资力量基本均衡,解决因开齐开足课程所带来的困惑,提高教育教学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