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问题应用研究.doc

发布:2016-03-10约8.9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五批招标课题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中 标 学 会:山东省卫生经济学会 课 题 负 责 人:武东霞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武东霞、吴宪 课 题 报告执笔人:武东霞 2003年9月20日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武东霞 吴宪 (山东中医药大学社科部,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本文从探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缺失给农民健康造成的严重后果入手,剖析影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的因素,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必要性,明确政府在建立新型家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民健康 影响因素 新型合作医疗 政府作用 Study on correlative issues of rural cooperative health systems Wu dongxia WU xia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nan, Shandong Province,250014)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inquires into the severe results to the peasants’ health caused by the loss of peasants’ cooperative health system, then annylasi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puts forward to the of establizing the new type of cooperative health system, definite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building the new type of system. Key words: cooperative health system peasants’ health system affecting factors governments’ role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曾经达到全国行政村的90%。但是40年后的今天,这一制度却是“黄花凋谢”、“风光不再”,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0%左右。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滑坡?这一制度的缺失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什么后果?农村合作医疗还能否“梅开二度”、“风光再现”?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过程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一管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风光不再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由此引起的农民健康问题 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民群众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在政府的扶持下,在自愿互利、互助共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健康保障制度。在“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时代里,这一制度和政府实施的包括计划生育、儿童免疫、控制传染病和地方病等公共卫生计划一起,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健康状况。在总体卫生投入并不很高的情况下,大幅度地降低了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提高了整体人群的平均期望寿命,被誉为“第一次成功的卫生革命”。[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弱化,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依托,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迅速下降。到1985年,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降至5%。90年代初期,全国“仅存的合作医疗主要分布在上海和苏南地区”[2],被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惟一范例”的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解体的危险。90年代以来,政府曾试图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9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各地“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使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的努力达到高潮。虽然期望很高,但结果并不理想。到1997年,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仅占全国行政村的17%,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例仅为9.6%。1997年以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农村“中心工作”,农村合作医疗从此一蹶不振。目前,只有大约10%的行政村还保留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大势已去,风光不再。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与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使农民几乎完全成了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目前,受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