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中意人寿广东省分公司
AGENCY
2012年3月
目录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
二、广州新农合缴费与报销情况介绍
三、如何切入商业保险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起:
1. 合作医疗制度是在上世纪40年代萌芽的,以陕
甘宁边区出现的医药合作社为标志。
2. 1955年山西省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实行了
“医社结合”,采取由社员群众出“保健费”和生
产合作社出公益金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集
体医疗保健制度。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
3. 当时国家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定义
“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基本制度
之一,它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按照参加者互
助共济的原则组织起来,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
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障制度。”
二、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辉煌
1. 1965年6月26 日,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六·二
六”讲话,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
村去”。此后,毛主席的讲话在“文革”中被当作
最高指示全面贯彻,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遍地
开花,覆盖率超过90% ,迎来了农村医药卫生
大发展时期。
2. 到七十年代末,我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
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基本享有
医疗保健,在世界上赢得广泛赞誉,被尊称为
“中国模式”。世界卫生组织还将其作为发展中
国家解决低收入群众医疗保健的典范而向世界
推介。
3. 当时农村的流行语是:“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医
有药”、“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赤脚医
生”成为那个年代受人景仰的职业,屡屡被宣
传,甚至登上中国邮票。
三、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
1. 随着80年代初中国取消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
制,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家庭重新成
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以农业合作社为依托
的农村合作医疗快速走向解体、停办。
2. 1989年统计表明,继续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
村,仅占全国的4.8% ,自费医疗再次成为在农
村占主体地位的医疗制度。
3. 这种状况给我国农村带来了两大不良影响:一
是造成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影响了农民的身心
健康;二是忽视了公共防疫措施,导致寄生虫
病和传染病的回升。
三、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恢复与发展:
1. 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在
加大投资改造公共卫生保健设施和整顿医药市
场的同时,寄希望于改革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
2. 1991年1月17日,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农业
部、人事部、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关于改革和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请示”的通知,指出要
“稳步推行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为人人实现享有
卫生保健提供社会保障”。
3.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卫生改
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新时期卫生工作
的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加强农
村卫生工作,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由此
拉开了各地恢复和重建农村合作医疗的序幕。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50年代:初创
60~70年代:发展与鼎盛
80~90年代:衰落与解体
合作医疗村覆盖率
100
90
80 82
68.8
60
52.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