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1《人类影响环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A 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而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 D 【解析】 地球环境容纳量是可变的,人口数量是可控的,只要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同时增加环境容纳量,那么人口数量就不会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人口的过度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 3.下图表示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各项中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是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容纳量 D.生态环境平衡是人类生存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基础 退出 【解析】 环境容纳量与其中的空间和资源有关,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资源不断被消耗,其容量反而会降低。 01 02 03 04 05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测试 新课导入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探究 03 课堂小结 04 随堂测试 05 第一节 人类影响环境 潘基文说:“70亿人,意味着需要更多食物,更多能源,更多就业和受教育的机遇,更多权利以及更多让他们繁衍和抚育后代的自由。” 1.了解目前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及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2.关注日益增长的人口与全球生态环境关系。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4.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 时间 人口 人口增加2亿需要的时间 1760年一1900年 2亿—4亿 140年 l900年一1954年 4亿—6亿 54年 1954年一1969年 6亿—8亿 15年 1969年一1982年 8亿—10亿 13年 1982年一1995年 10亿—12亿 13年 1760—1995年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各需要的时间 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我国人口增长在18世纪以前,速度非常缓慢,出现过零增长,甚至负增长,18世纪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解放后,人口增长非常迅速,由1949年的5.4亿到1989年的11亿,增加一半以上的人口,最明显的是1928-1949年的21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0.7亿,而1982-1989年的5年内,我国人口也增加了0.7亿。近年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一定的控制。 年 人口(亿) 增加数(亿) 时间 l930年 20 10 约100 1962年 30 10 32 1972年 40 10 13 1985年 50 10 10 1999年 60 10 14 分析资料: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各需要的时间 世界人口在人类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增长一直很缓慢,从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才明显加快。据统计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了60亿。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与世界人口的基本相同。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人口对耕地的影响: 人口增加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减少,1951年我国耕地1.08亿公顷,人均0.19公顷。到了1981年我国耕地下降到0.99亿顷,人均只有0.10公顷。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引起粮食问题。 人口爆炸 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粮食不足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燃料需求增加 植被破坏 耕地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作物单产不高不稳 开垦土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加 开垦土地 开垦土地 二、人口对水的影响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物质,而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人口增长必然会造成水源的短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量更大,而工业的发展对水的消耗,工业废水处理不当,农药的使用导致对淡水的污染,加之人们节水意识不强,使水资源更加短缺。 河水被工业废水污染 地表水污染 “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 能源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物质,因此需要提供更多的石油、煤、天然气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