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doc

发布:2018-09-10约3.8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48例,年龄42~79岁,平均(54±6.5)岁。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采用胰岛素释放试验检验两组患者在空腹及100 g馒头餐后2 h全血、毛细血管及血浆在糖尿病、糖耐量损害及空腹血糖损害中的各值,并比较经治疗后血糖及C肽水平变化,疗程均为两周,随访6个月。 结果 经胰岛素释放试验检验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全血、毛细血管及血浆值均符合1999年WHO、IDF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能良好的控制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肽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1例患者停药后需采用饮食控制及配合运动将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对照组的所有患者仍需用口服降糖药物维持治疗。 结论 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降糖药物,能尽快解毒高糖毒性,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b)-0115-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由于致病因子的存在,使血液结构中的正常平衡遭受破坏,血液中胰岛素效力被受减弱,而体内血液平衡一旦打破,则会相应启动体内的反馈系统,累及胰岛,会造成胰岛长时期的超负荷工作,失去代偿能力,最严重的后果即为丧失其功能[1]。临床中,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需调整体内的血液平衡,消除致病因子,创造健康的血液环境,从而有利的保护胰岛,充分发挥其功能。为此,选取该院于2012年6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48例,年龄42~79岁,平均(54±6.5)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45~79岁,平均(54±6.7)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27例,年龄42~75岁,平均(54±6.3)岁。两组患者均无其它严重并发症,且在治疗前采用馒头餐试验检验空腹及餐后2 h的血浆葡萄糖值符合1999年WHO、IDF发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39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需对患者本身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心率等进行测量。排外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39例患者均要求于晚餐后禁食8~12 h,且行100 g馒头餐试验于次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水平变化。胰岛素(由美国试剂公司提供)采用化学发光法[2],严格控制饮食,给予胰岛素的强化治疗。4次/d注射胰岛素,一日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规格:3 mL:300iu(笔芯)),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规格:3 mL:300单位/笔芯,批准文号:,然后每2~3 d测1次血糖谱(早、中、晚3次血糖、餐后血糖及睡前血糖),控制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8.0 mmol/L范围,疗程2周。   1.2.2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39例患者均采用磺脲类与二甲双胍类药物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3]。在临床中,15例患者采用格列美脲加二甲双胍,24例患者格列吡嗪加二甲双胍,连用方法是:在单用格列美脲2~4 mg/d的基础上,加二甲双胍从500 mg/d开始;单用二甲双胍500~1500 mg/d的基础上,加用格列吡嗪从30 mg/d开始,每1~4周随访血糖,调整服药剂量。比较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水平变化。   1.3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