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大《管理学概论》第四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 拓展资源.doc

发布:2019-10-12约2.2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PAGE 心系天下求学人 Page PAGE 1 of NUMPAGES 2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浙大《管理学概论》第四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 拓展资源 本章与大家分享: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学派 这是指在古典管理理论学派和行为管理学派之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些学派。 1.社会系统学派。   创始人是美国巴纳德。他运用社会系统的方法,研究社会组织及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他认为社会的正式组织是个协作系统,由相互进行协作的各个人组成系统。 协作系统包括三个要素:1协作意愿2共同目标3信息联系。 前两个要素要通过信息才能沟通起来,成为动态过程。   信息联系的原则是: 1渠道 要让每人了解。 2每人向上级报告工作,并服从上级命令。3作为信息联系的经理人员必须称职,及时全面反馈。   巴纳德以前的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人的结构与物的结构联合体,并把这种联合体视为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组织。巴纳德认为,物的结构只是组织的物理环境,人才是组织本身的构成因素,并且每个人并非只参加一个特定组织,他可能还是其它组织的成员。因此,他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组织。这种动态,开放的组织,应该说有进步意义。 2.决策理论学派   创始人是美国的西蒙,他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无论计划,组织,控制都离不开决策。他对决策过程,决策的准则,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组织机构的建立同决策的理由,研究行动的可能性方案和在各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三个阶段。为此,决策应做的三项工作是:情报工作,设计工作和选择工作。目前,决策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 特别是应用计算机进行情报收集,存储,分析和加工处理。 3.经验主义学派:   这个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的杜拉克,又译成德鲁克,代表著有《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这个学派强调,研究管理必须从管理的实际经验出发,不能从一般原则出发。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学派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学派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提出管理知识的真正源泉是大公司,研究各种成功或失败的管理案例,从中加以总结提高,就可以了解管理奥秘。为此,他十分重视管理实践研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初步实行目际管理,(目际的制定,目际的实施,目际的测定)强调对员工的激励,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杜拉克的案例研究法,目际管理法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产生十分重大影响。 4.系统管理学派   创始人有美国的卡斯特莱,其理论基础是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套具有特定目的的相互联系的因素的组合体,或者说系统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它们相互联系,有机组合。任何一个系统又从属于一个更高层次的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一个整体目际与局部目际的关系问题,一个它与高层系统和内部子系统的目际关系问题 。系统分析就是分析系统内,外部关系,并从全局出发制定决策,进行统筹管理。系统理论还认为,整体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因此,着眼于系统理论的整体观来管理,就能提高效率。   社会系统学派和系统管理学派有区别:两者密切联系,但侧重点不同 。社会系统学派主要关心的是以人为构成要素的组织系统,研究组织中人与人的协作,交流等关系。系统管理学派,则把人,财,物,信息,直至整个社会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把管理活动涉及的一切因素都纳入系统中研究。 5.权变理论学派:   这是在20世纪60年代未, 70 年代初在美国逐渐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这种理论认为,实践中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管理的指导思想与方式应根据环境和内外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具体说来就是:如果某种情境存在或发生,就要采取某种管理思想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该理论出现初期,人们对其评价很高,认为他走出了“丛林”理论阶段致。   该学派不同于经验学派,它不停留于案例的分析研究上,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把实践中情境概括出若干基本类型,并为每一类型找到一种最优管理模式。   从管理思想的角度看,权变理论无疑是具有高度概括,带有指导性的一种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问题分析的思想方法论是相吻合的。就是说,作为思想方法论,权变理论是正确的,但是这种理论要真正走出“管理丛林”的误区, 还有许多路要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