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96例临床对比分析.doc

发布:2018-01-27约2.9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96例临床对比分析 肖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012000) 【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159-02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LA)与开腹阑尾切除(OA)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8月~2009年2月在我科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48例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组48例患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将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L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A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OA组(P<0.05);LA组使用镇痛药物及手术时间与OA组相似(P>0.05);但LA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OA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因其安全、可靠并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 开腹阑尾切除 对比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若不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造成腹腔脓肿、门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过去临床多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阑尾,因其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阑尾炎的治疗已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应用腹腔镜切除阑尾因其安全、可靠并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其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我院自2007年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以来,本文笔者将应用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的48例患者与同期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LA组48例患者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29.5岁;术后病理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4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3例、坏疽性阑尾炎1例。OA组48例患者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1.5岁;术后病理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2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两组患者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LA组:术前嘱患者排空小便,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向左倾斜20deg;~30deg;,在脐上缘做切口,气腹针穿刺,形成二氧化碳气腹,压力维持在10~14mmHg,将腹腔镜头插入腹腔内探查并确诊,在腹腔镜的直接引导下分别于耻骨联合左上方3~5cm处置入5mm主操作孔和耻骨联合右上方4~5cm置入5mm副操作孔;沿盲肠顺着结肠带寻找阑尾,有脓液者吸净腹腔内脓液;用分离钳分离阑尾系膜,电凝处理阑尾系膜至根部,用丝线结扎系膜根部,距结扎线0.3cm处切断阑尾,用电凝烧灼阑尾残端粘膜,通过切口置入无菌标本袋将阑尾装入并送检;同时检查阑尾残端系膜有无出血点、残端处理是否满意及有无肠管损伤等,腹腔脓液较多者应行腹腔脓液冲洗,必要时放置腹腔引流;缝合切口。另外,穿刺处的筋脉均应缝合以避免切口疝的发生。术后给予抗生素的应用,预防感染。 1.2.2 O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取右下腹麦氏切口或横切口,于回盲部寻找阑尾,找到阑尾后用阑尾钳钳夹将阑尾提起显露系膜,分离、结扎阑尾系膜,与结扎线远侧0.5cm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于盲肠壁上缝荷包线将阑尾残端埋入;术中注意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抗生素的应用,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的应用、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A组患者无术中中转开腹。L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OA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OA组(P<0.05),LA组使用镇痛药物及手术时间与OA组相似(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LA组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OA组(P<0.05)。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及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排气时间 镇痛药 并发症 住院天数 住院费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